重磅!《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发布

2021-09-30 13:34

  大力鼓励支持各县(市、区)结合自身经济体量与特色产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且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性物流园。依托“一县一园”行动,建立健全以县域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和村级末端公共服务站点为支撑的城乡配送网络,采用“客运+物流”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打通农村配送“最后一公里”。重点支持交投集团等国有或民营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网络,构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物流体系。借鉴乐陵与庆云模式,丰富物流园区业态与功能。探索多模式运营机制,结合不同区位条件,采用建设运营一体化、建设运营相分离、建设运营交叉型等不同运营模式,鼓励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建设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分担企业风险。加大招商力度,招引专业园区运营团队,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入驻。

  3.实施传统园区升级与功能性园区建设计划

  开展传统园区转型升级行动,依托兰剑物流,加强仓库、堆场、接驳、停车场等转运设施的智能化建设,改善物流装卸、搬运、分拣设备,提高货物换装的便捷性和兼容性。鼓励传统园区“退市进郊”,功能进一步向新园区转移和集聚。积极争取和制定优惠政策,出台相关土地置换方案,调动“限行区”内园区与企业向外搬迁与集聚的积极性。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废弃厂房等建设一批专业性物流园区,以平原为核心建设市级多式联运与内陆港物流中心,以齐河为核心建设智慧仓储物流中心,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建设数字物流服务中心,以庆云为中心建设商贸物流交易中心。

  (三)招引与扶持一批物流龙头

  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形成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鼓励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或利用先进技术完成企业转型,推进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促进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社会化。利用区位优势和土地成本优势,围绕冷链、商贸、信息平台、供应链等领域,着力引进全国百强物流企业,支持设立区域物流总部、运营中心、分拨中心和转运中心。积极推动物流企业进行国家认证,培育一批符合国家标准的5A级物流企业、5A级供应链服务企业。加快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包括第三方物流在内的重点物流项目和物流企业在德州“落地生根”。

  (四)引导物流业标准化低碳化

  1.持续推进现代化标准化建设

  支持仓储设施、搬运设施、配送工具、装卸货站点等公共基础设备标准化建设和改造,率先实施农副产品及食品、危险化学品等领域的包装、设备设施标准化改造升级。推动多式联运设施与装备技术标准化建设,鼓励开展物流一体化运输,推广托盘、集装箱等周转联运设备标准化与循环共用。拓展标准托盘、周转箱(筐)的信息承载功能,从集装单元提升为数据单元,积极应用统一编码标识(GS1),探索托盘条码与商品条码、箱码、物流单元代码关联衔接,推动物流链上下游企业数据交换顺畅。支持鼓励物流企业积极主导和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广标准化水平。全面总结标准化试点工作经验,重点推广“一托链接”“一托促统”“一托共享”创新模式。

  2.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物流

  贯彻落实仓库规划设计、绿色仓库、公共仓储等标准,开展绿色仓库评价与评估,重点推广应用绿色建筑材料、仓库屋顶光伏发电、冷库节能技术、节能灯、电动叉车等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降低仓储耗能,重点整治地面扬尘等污染源,大力发展绿色仓储。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落实新能源货车差别化通行管理政策,推动建立绿色共同配送联盟,积极推进城市共同配送和统一配送,提高车辆满载率,大力发展绿色配送。鼓励托盘、周转箱、包装箱等物流单元化载具租赁和循环共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绿色运输模式。建立全市统一的绿色物流标准体系,将绿色理念贯穿于运输、流通、仓储、包装、加工、搬运、装卸等物流环节,实现物流过程的全程绿色化。提高铁路运输比重,大力发展甩挂运输。

  (五)深化与重点产业协同联动

  聚焦山东省“十强”产业发展,围绕我市“541”产业体系建设,强化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作用,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深化现代物流业与一二三产业协同联动,紧密融合,着力提高我市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1.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借助现代物流业,特别是冷链物流、电商物流,打破制约农产品流通的突出障碍,促进农村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推动建立高效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持续巩固农业加工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食品集仓储、运输、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瞄准中高端市场,快速发展农业服务链,助力提高农业增值水平。依托农业供应链,运用产地预冷、全程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在产前、产中、产后等领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农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扶持黑马市场等涉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建设,充分发挥物流节点优势,与重点涉农物流企业联动发展,实现农产品物流快捷高效运转。

  2.提升制造业价值链,增强国际竞争力

  加强与企业和产业园区生产物流系统协同,推进产业园区配套建设公共仓储配送中心。支持鲁北煤炭储备基地项目、中油新发展成品油物流园等项目建设,鼓励围绕产业园区集中建设生产供应和储备基地,积极推进“统管库存、共同配送”试点。完善制造业供应链,推动形成敏捷化、柔性化以及可视、可感、可控的制造新模式,积极建设供应链物流交易平台,打造形成立足我市、面向全省的大宗商品贸易流通中心。支持制造企业捕捉市场机遇,助推我市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跃升,促进我市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3.完善现代供应链,强化支撑保障能力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