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为促进德州市现代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产业发展活力,优化城市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市物流业得到较快发展。综合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新兴业态加速涌现,物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工业物流、商贸物流、快递物流和农村物流需求迅速扩大。区位优势转化为物流优势的战略性、先导性作用日益显现,为我市建设区域型物流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物流总量持续扩大。2020年,全市实现社会物流总额8624.2亿元,物流业总收入314.5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到5.6%、6.2%。全市实现货运量14092万吨、社会货运周转量291.76亿吨公里,“十三五”期间,增速分别达到5.4%、6.5%;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3.45亿元、57.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92%、60.35%。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3042.7万件,同比增长79.48%。全市物流企业达到3000余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79家。已建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货运场站及配送中心等20余个,营业收入过千万的物流园区达到16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41.72亿元,增速为5.9%。
创新业态加速涌现。我市中贸农产品综合商贸园冷链物流项目等5个项目入选省级物流专项示范工程名单。安博、普洛斯等一批专业物流园运营商落户我市,天下药仓、京东齐河亚洲一号、乐达现代智汇综合物流园等一批物流园区加快建设。齐河铁路物流基地海铁联运班列开通,鲁北乐陵保税物流中心(B型)经省政府批复同意。农产品物流、保税物流、多式联运、智慧物流等专业特色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物流与产业加速融合,以杨安镇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不断创新,形成“互联网+物流+企业+农民”的新模式。
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政产学研联动发展模式逐渐深入,黑马集团与德州学院、大数据局共建互联网产业学院、大数据实验中心、德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工作正有序推进。物流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山东锐特物流等骨干企业依托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等,积极应用安全防御系统等模块,大幅提高安全系数,实现安全高效运输。
运输网络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我市形成京沪高铁、石济客运专线、京沪铁路、德大铁路、石德铁路、邯济铁路“三纵三横”的铁路网格局,已通达全国16个省会城市在内的200多个城市,实现与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半小时至一小时交通圈;京沪高速纵贯南北,济聊、青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德商高速公路至京台高速连接线建设完成。京台高速、青银高速、德衡高速、德滨高速、济聊高速、济乐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组成的公路网络,大幅缩短与其他城市的通达时间,到济南国际机场仅需1小时,到北京、天津、青岛海港、空港均有高速公路相通。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省委、省政府先后发布《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布局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通知》等多项政策,为我市物流业快速崛起指明方向。我市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出台《德州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并组建物流和会展业发展工作专班,对物流企业和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持。市物流和会展业发展中心正式成立,指导物流产业政策制定与对口管理。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有关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冷链物流等扶持政策,“十三五”期间,德州成功入围第三批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获得中央财政试点扶持资金8000万元。
物流总需求持续攀升。我市木材、煤炭、粮食、钢材、建材等大宗物资的集散、流通、配送在鲁西北、冀东南地区具有主导地位;“十三五”期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速稳定在2.9%,2020年实现增加值373.2亿元,其中粮食总产量达到758.77万吨,创历史新高,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647.2万吨,农业现代化对大宗农产品物流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不断增长;“541”工业体系的建立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新型工业化对建立规模化、现代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居民消费升级以及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迫切需要建立更加完善、便捷、高效、安全的消费品物流配送体系。
(二)面临形势
新发展格局对现代物流业提出新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物流业面临内外部良性循环的双重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国内物流需求将大幅增加,预计202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400万亿元,德州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枢纽地位凸显。同时,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要求物流服务向更完善、更灵活、更高效发展,物流业整体面临向“质量型”快速转变的挑战。2019年国家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绿色物流发展,环境约束的进一步加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求提高,我市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
新兴技术赋予现代物流业发展新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5G、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子数据交换、区块链、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在物流领域不断创新与渗透,物流数字化程度将显著提升,物联网+AI、智慧物流、电子商务将迎来发展机遇期和高峰期,智慧云仓、智慧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目前我市物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新技术、新模式的兴起将有力推动物流管理、技术和模式创新,促进物流供给侧改革,引领物流业在服务理念、服务效率、服务模式等领域实现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