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新电商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报告》

2020-04-26 15:50

  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 1.37 万亿元,同比增长 30.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 2305 亿元,同比增长 33.8%;其中县域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网络零售额为 4018 亿元。2018 年全国 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1109.9 亿元,同比增速 29.5%,高出农村整体增速 7.15%,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据商务部统计,2019 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 7771.3 亿元,同比增长 21.0%,增速高于全国 3.25%,与去年同期略有提升;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 6068.6 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 78.1%,同比增长 23.3%;全国贫困县网络零售额达 659.8 亿元,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 8.5%,同比增长 18.0%;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 1873.6 亿元,同比增长 25.3%,高于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速7.55%,其中奶类、水果和粮油同比增速排名前三,分别为 46.1%、44.7%和 34.6%。2019 年 1-11 月,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 15229 亿元,同比增长 19%;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 3556 亿元,同比增长 26.6%。

微信图片_20200426154917.jpg

  图 4 2014 年-2019 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电商网络销售额(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商务部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除了传统电商平台推进的工业品下乡,以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为代表的农产品上行模式是农村电商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并具有融合化、国际化、智能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趋势,以全品类、全渠道、线上与线下、产前产中产后、售前售中售后等多渠道、多维度相互融合发展。“互联网+”助力“一带一路”发展,农产品跨国电商国际化将呈现常态化趋势。大量科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使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更加透明化和智能化。随着中国农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中国农产品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品质、品牌服务的加

  速转型升级,农村电商进入品牌发展阶段。

  整体来看,我国农村电商发展仍处于快速增长和扩张期,为行业发展的成长期。现有农村市场有待继续开发,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增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会持续上升。

  1.3.3 农产品跨境电商

  我国跨境电商保持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经贸合作领域的新引擎。在促进贸易投资和推动国家及地区间生产分工协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大量的农产品通过网上“走出去”,“网上一带一路”效应逐渐显现。

  依托“一带一路”,农产品跨境电商可以助力农产品引进来与走出去,释放沿线各国巨大的农产品市场潜力,加速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

  加之,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实现全程通道冷链运输,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的损耗率,减少交易成本。因此,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国际化发展将从沿海向内地拓展,从城市向农村渗透,将为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提供巨大机遇。

  1.3.4 农村电商主体

  农村电商主体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推动者,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目前农村电商主体主要有阿里系、拼多多、京东和苏宁等电商企业。

  (1)阿里

  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已在全国 30 个省、近 900 个县域落地,其中包括 217个国家级贫困县,吸引了 3 万余名村小二返乡创业;并上线了 500 多个兴农扶贫产品,建设了 33 个淘乡甜种植示范基地。2017 年 8 月 22 日开始上线兴农扶贫服务站,同年 12 月 1 日,阿里巴巴集团成立脱贫基金,宣布五年投入 100 亿元到脱贫事业中,帮助贫困县探索互联网+脱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另外,除了自建菜鸟物流网络外,阿里以 45 亿元投资汇通达,将在供应链、渠道、仓储和物流、技术系统等维度展开深度合作,为农村市场提供包括品牌专供、新零售系统和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服务,为农村商业基础建设赋能。阿里此举将进一步把新零售模式推向广大农村市场,加速新零售渠道下沉。

  (2)拼多多

  目前农产品上行的最大平台之一拼多多,以“拼购”模式迅速裂变并聚集消费需求,通过实时海量的多对多匹配,迅速消化掉大批量的当季农产品,将农产品直接从田间送到消费者手中。此模式很好契合中国贫困地区“小农”现状,利于解决农村电商物流的量少且分散、信息不对称、利润率低等问题。拼多多依托创新的“拼农货”模式,解决了传统电商模式下,农货被动等待搜索、销量难以持续的普遍性难题,通过主动向 5.85 亿消费者呈现“产地直发”优质水果的方式,帮助“小农户”连接“大市场”。

  拼多多深入广大农村,渠道下沉能力强,2019 年拼多多平台农(副)产品成交额达 1364 亿元,较同比增长 109%,进一步扩大了全网农产品上行领先优势。

  在“货找人”模式的推动下,拼多多成功带动了数亿消费者由即时性农产品消费转变为“半计划性消费”,有效丰富了农产品的消费场景,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容积。

  2019 年,拼多多额外投入 159 亿营销资源及 29 亿现金补贴,推广农产品,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寻找合适的销售模式。平台单品销量超 10 万+的农(副)产品达 1500 款,较去年同比增长近 230%。“拼”模式于需求侧的爆发力,进一步推动一批“超级单品”脱颖而出。中国农产品在保留区域多样性、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实践全新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路径。

  2019 年一年内,平台农(副)产品活跃商家数量达 58.6 万,较去年同比增长 142%,由平台直接带动的新农人超过 86,000 名,覆盖中国各大主要农产区。

  在全国农产区建立分拣、包装、物流的分布式中心,直连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台及新农人直连的农业生产者预计超过 1200 万人。

  拼多多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大量贡献。截至 2019 年底,拼多多平台注册商户地址为 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数量超过 36 万家(经营类目以农产品和农副产品为主),年订单总额达 372.6 亿元。其中,注册地址为“三区三州”地区的商家数量达到 157,152 家,年订单总额达 47.97 亿元。

  (3)京东

  京东农村电商以直营为主,通过直营的县级服务中心和合作开设的京东帮服务店模式拓展农村市场。其具体做法是整合当地供应商资源在县级建立仓储和配送中心,从县级中心再配送到乡村京东帮服务店。2018 年,京东农场正式上线。

  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 17 家高标准合作示范农场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帮助京东自建农场的农产品进行线上销售,京东还将建立“京品源京东自营旗舰店”—京东农场专属线上平台,直接销售农民产品,提高农民收入。

  (4)苏宁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