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新电商研究院重磅发布《中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报告》

2020-04-26 15:50

  2018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提高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2018 年 5 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进一步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做出部署,明确提出从 2018 年 5 月 1 日至 2019 年 12月 31 日,对物流企业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半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提出了“对挂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等支持性政策;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2018 年 5 月 1 日起执行的《快递暂行条例》第十一条则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和鼓励在农村、偏远的地区完善快递服务网络,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发布,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并鼓励企业建立乡村物流配送网点。

  2019 年 1 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确快递绿色包装的上位法依据,制、修订《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标和《邮件快件包装填充物技术要求》等行业标准,印发《快递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

  2019 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乡镇服务站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的意见》,更是明确给出了农村物流发展的新格局。2019 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支持电商和快递发展”。

  2019 年 9 月份,发改委印发《关于支持推进网络扶贫项目的通知》提出,扎实推进农村电商扎实推进农村电商:支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立完善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物流、仓储等支撑保障体系,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上网销售,实现优质优价,助推脱贫攻坚;支持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商务部、财政部等部门从 2015-2019 年连续五年在全国开展了“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给予各示范县资金和政策支持发展农村电商及物流体系建设,截止至今中央财政共重点支持 1016 个县域试点工作,覆盖国家级贫困县 737 个。

  另外,为推动农村电商及物流发展,国家和地方也相继出台一系列与电商物流 相 关 的 专 项 发 展 规 划 和 标 准 , 如 关 于 全 国 电 子 商 务 物 流 发 展 专 项 规 划(2016-2020 年)、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商贸物流十三五规划、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规划、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 年)、《快递暂行条例》、北京市地方标准《食品冷链宅配服务规范》等,这些规划和标准均对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提出了相应要求,为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

  1.2 国内经济环境

  2018 年我国国内经济运行保持在在合理区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完成。宏观经济运行的稳定、农村数字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的转型升级、乡村消费市场的释放,为农村电商的长久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为农村电商物流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1.2.1 宏观经济环境

  经济运行稳定性和韧性明显增强。据国家统计局核算,2018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 90 万亿元,再次攀上新台阶,比上年增长 6.6%,实现了 6.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647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第二产业增加值 366001 亿元,增长 5.8%;第三产业增加值 469575 亿元,增长7.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 6.8%,二季度增长 6.7%,三季度增长 6.5%,四季度增长 6.4%。201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990865 亿元,接近 100 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1%,符合 6%-6.5%的预期目标。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 6.4%,二季度增长 6.2%,三季度增长 6.0%,四季度增长 6.0%。

  服务业“稳定器”功能更为突出。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持续处于景气区间。

  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 52.2%,对经济的贡献率为 59.7%,比第二产业高 23.6 个百分点。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上年增长 7.7%,保持较快增长。全年货物运输总量 515 亿吨,比上年增长 7.1%,经济增速与货运实物量指标基本相匹配,社会物流需求保持平稳增长。

  1.2.2 数字经济环境

  农村电子商务是农村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数字经济中最活跃的一种表现形式。新兴技术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日益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成为各国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培育经济新动能、构筑竞争新势的关键力量。在农村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并产生巨大活力,正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成为撬动我国农村经济的新杠杆。

  农村数字经济代表了农村先进的生产力,促使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入融合发展。

  据埃森哲咨询公司报告分析,数字化程度每提高 10%,人均 GDP 增长 0.5%至 0.62%。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9》显示,我国 2018 年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为 7.3%,较 2017 年提升 0.72 个百分点,农业数字化水平逐年提高,发展潜力较大。预计到 2020 年,我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有望增至 2000 亿元。

  1.2.3 居民收入,中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有效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228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8.7%,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为 6.5%,快于人均 GDP 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251 元,同比增长 7.8%,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为 5.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617 元,增长 8.8%,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为 6.6%。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4336元,比上年增长 8.6%,中位数是平均数的 8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36413 元,增长 7.6%,是平均数的 9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13066 元,增长 9.2%,是平均数的 89.4%。2019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733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8%。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359 元,增长 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021 元,增长 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2%。

  随着国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战略,2019 年前三季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据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2019 年前三季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163 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794 元,增长 10.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8.0%;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3159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2.2%;人均经营净收入 2308 元,增长 6.8%;人均财产净收入 128 元,增长 10.1%;人均转移净收入 2569 元,增长 12.7%。

  1.2.4 居民消费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