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小区市场,社区团购一天只要400元客单价就可以导入业务。所以,又能在小区用户还未入驻,其他零售商还进不来时,就能导入业务,培养用户习惯。
这个模型对于小B商家就是一个更低准入门槛的模型,所以,它能覆盖的小B商家群体也更大幅扩大了。
但是,小B商家群体的扩大,意味着前端也更细碎,要支撑这海量的小B商家群体,就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后台,其实,这是重投入。
做B2B业务,都是重投入。需要投资供应链、物流、技术等等能力支撑海量小B商家。
未来比得是一个供应链能力、技术能力。
而考虑到社区团购当下是以生鲜快消为载体经营。
生鲜品类供应半径短半径,就150-200公里左右。是保质期短、难以标准化的品类,当下呈现出区域经营特征。社区团购主要以生鲜为载体,进而也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区域为王”特征。
快消品的分销,在中国则是以省为单位来建立分销体系,也呈现出比较强的区域特征。
因此,社区团购从B2B业务的逻辑来看,很多市场人士认为,未来将是一个区域为王的经营特征,因为区域企业,比如区域商超、经销商拥有更强的生鲜快消供应链等能力。他们的区域根基很深,成本也更低。
三
用户价值逻辑
以上是B2B业务逻辑。不过,依然有很多市场人士对这个业务发展逻辑不认可。
他们认为社区团购市场未来将是巨头的市场。这主要是从互联网的用户价值逻辑来看。
因为当下市场的发展阶段,社区团购运营商几乎都没有供应链能力,他们做生鲜业务几乎都是从销地批发市场拿货。
所以,在市场的一个初级阶段,谈供应链能力有点远,做生意首要的则是抓住当下,也就是在用户线上迁移潮下,看谁更有获客能力、渠道能力。只要能收获用户、小B商家渠道,那么,未来做供应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个阶段做一个阶段的事。如果在获客阶段做得太重,前端的用户获得一定不会很快。而如果有企业在用户、渠道层面建立心智,做出用户价值、使用习惯,让用户离不开它,那它就赢了。”
怎么理解呢?
社区团购基于小B商家来服务小区用户,小B商家没有忠诚度,谁的单子都做。但是,小B商家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外卖骑手”、餐饮商家。餐饮外卖市场的早期阶段,“外卖骑手”、餐饮商家也是什么单子都做,也没有什么忠诚度,但为什么后面固化了呢?
是因为美团外卖的用户价值做出来了,订单都在美团外卖手里。而只有用户价值做出来,平台属性就出来了。
所以,在一个新用户爆炸增长的阶段,首要的是做用户价值。这也是巨头纷纷进入的原因,低线用户大幅迁移线上后,进入的时机到了。可以快速培育海量用户消费习惯,建立心智,积累订单。
当大潮来临,获客,及固化用户习惯是更容易的。
从这个逻辑来讲,巨头的优势就非常大。
首先,要培育用户习惯,需要烧钱,巨头的资金能力是更强的。一些区域企业供应链的结构性成本优势,会被巨头的资源优势抹平。
当下低线市场,很多小区都只能养活一家团购运营商,拼消耗,你能拼过巨头吗?
其次,巨头的渠道、地推、BD商务资源都有富余。这是当下获客的关键。一方面,他们的这块能力很强。另一方面,社区团购业务只是嫁接在他们富余能力之上,不用增加太多成本。
最后,社区团购是基于线上运营,包括交易、选购等等,这背后的技术、数据能力,谁又能拼得过巨头呢。社区团购业务还是嫁接在巨头的既有资源基础之上,不用增加太多成本。
在中国,做C端互联网用户市场,数据这块基本都被几大平台“垄断”了,其他公司能从那找到空间,来培育C端用户价值?来提升小商圈(单个小区)生鲜市场的业务精准性?
正是由于社区团购不仅是一个针对小B商家的to B业务,还通过线上平台直接面对C端消费者,所以,就很难绕开巨头,只要跟C端用户有关联就很难。
看初创社区团购公司的领头羊——兴盛优选最近做的事,就是想把社区流量、用户从小B商家手中迁移到自己的小程序等线上平台,以建立用户门槛。但好像很难,迁移效果据说算不上太理想。
一方面可能是小B商家对社区用户的粘性很强,小区用户跟着小B商家走。另一方面,还是兴盛优选缺乏巨头的资源能力,比如数据、技术、流量等。
所以,按这个逻辑来讲,社区团购市场未来就是看到底是美团赢,还是阿里赢了。
一些市场人士也认为,社区团购未来会是美团、阿里、滴滴的市场,其中,主要是美团与阿里的竞争,滴滴相对次要。
目前看,美团的优势是,聚焦“吃”,业务更精准。在“吃”的层面,获得了更大市场份额与市场地位。加上在出行(单车等)市场也有很深布局。因此,以生鲜为载体,聚焦本地生活的社区团购业务,美团能带来更精准的流量和数据。技术研发能力也在迅速跟上。
美团基于餐饮业务等建立的地推、BD商务拓展能力很强。做小B商家渠道有优势,在社区团购当下市场阶段,这块能力是比较重要的。
美团闪购则在对连锁超市、菜市场、便利店进行线上化,是很多线下商超订单的主要来源。这块未来是不是可以做点整合,配合美团快驴的食材B2B业务,将超市、菜场商家的资源,如仓、供应链与社区团购做点结合,好像也有一定可能性。
美团可以更容易将社区便利店的存量业务进行线上化。(社区便利店就是社区团购业务的团长、小B商家),因为美团可以给到这些社区便利店线上到家订单。反过来讲,由于能给到存量业务线上订单,美团既有业务是积累了一定社区便利店商家资源的,将这些社区便利店迅速转化为团长,嫁接社区团购业务,也是很快的,能迅速铺开。
美团也开始碰货,在做生鲜供应链了。
美团的劣势可能在于,盈利压力相对较大,能不能做到全力投入、长远布局。
阿里巴巴在社区团购市场的优势则是,作为互联网平台,阿里巴巴碰货生鲜时间更长,像生鲜业务(盒马、大润发、天猫等)积累了比较大的销量基础,所以,其做生鲜供应链也有基础了。阿里巴巴都开始涉足了农产品产地去做供应链了,做产地标准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