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区域为王,还是美团阿里滴滴“三分天下”?

2020-07-24 22:23

  如果线上团购业务出现失误,导致用户流失,这个时候如果有社区门店,则可以在未来持续召回用户,因为消费者进出小区,都是能看到门店的。久而久之,还会给你第二次机会。

  社区团购基于社区门店来做,用户覆盖范围,及转化效率也可能更好。一些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社区店+团购能覆盖一个小区40%的用户。其中,通过团购实现线上交易的用户,当下可以做到25%-30%左右。

  其次,基于社区便利店来做社区团购业务,用户体验更好、成本更低。

  做一个小区的团购自提履约,一般需要两个人,如果单量大,人力要求更多。微信群还需要几个人维系运营,团长+马甲。

  所以,做社区团购的人力成本并不低。如果是基于社区便利店来做,那么,就不需要增加人力,让既有店主店员做即可,他们有足够时间来做团购的社区运营与履约。他们跟小区用户也熟,做社区团购自提履约时,则是需要跟用户有交流的,跟每个用户都要能说上一两句话。如果没有门店做自提,集中履约时忙都忙死,那还能顾得上说话。

  同时,如果没有门店和空间,随便找个露天空地来自提履约,容易混乱、排队等。用户体验相对不好。没有门店,团长经营会更随便,稍微出了点状况,今天就不想“上班”了。有门店则有个约束,店总不能老是不开门营业呀。

  第三,社区团购的当下能给到小B商家、团长的分润,是不足以养活全职团长的。

  以这个小区500元客单价为例,给团长10%的扣点,就是50元。做满30天,一个月也才1500元。养不活全职团长的。那么,团长怎么会有积极性做这个业务?

  而如果是社区便利店来做这个业务,团购就是增量收入,在门店主业之外的增量收入。一个月能多出1500元,那积极性就很足。

  社区团购主要做的是生鲜业务,社区便利店大多数则都做不了生鲜,因为小店做生鲜损耗高,生鲜现场经营非常吃面积,没有空间做,还需要人打理,成本高。社区便利店很多也没有生鲜经营牌照。

  现在社区团购能把生鲜业务通过预售方式嫁接到社区便利店,就是纯增量,不用备货、不占面积,没有损耗风险,就是给他们提升零售能力。而通过生鲜的刚需高频价值,又能吸引顾客二次到店,增加店内二次消费,并建立更好的用户粘性。

  因此,社区便利店做社区团购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就会很高。

6.png

  最后,基于社区便利店做社区团购代表未来。

  低线市场中老年用户多,他们的一日三餐不是吃饱就可以了,而是要吃得健康。

  未来围绕健康为主题,可以做一系列增值服务。比如体检服务等。还比如会员服务,让老人儿女购买会员卡,进而定期为老人提供健康餐搭配、健康茶等服务,同时,让老人稳定每天到店,以确定健康。如果面对面感知老人健康状况有异常,可以通知儿女,起到老人健康管理服务作用。

  这些如果没有门店为载体,都是很难做的。有社区便利店,未来就可以发展成为社区生活中心。

7.png

五、小B商家

  因为中国经济的阶段发展模型和就业压力等原因,仅仅中国统计在列的个体商户,就有8000万。如果加上没有统计到的流动摊点商户,则会更多。

  这里面还不包括潜在想做生意的人群,他们可能明年、后年就开店了。

  个体商户则是维系中国就业、社会稳定的巨大蓄水池。同时,他们的生意没有负债,很多还有不错的资金储蓄,希望能有更好投资回报的出口。

  基于此,就是因为中国有这么庞大的商户、商家群体,这么大的需求量才推高了商铺的租金价格和线上的流量价格。

  中国许多一二线城市的商铺租金价格比发达市场还贵。

  与此同时,再看当下中国的几大电商平台,淘宝的商家数不到1000万,美团500多万。这些相比中国庞大的商户群体,基本是“零头”。也就是说,还有大量的商家并没有被数字化、线上化。还有大量的数字化、线上广告等业务市场空间。

  所以,我们总是能看到新的线上平台出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未来可能形成一个个门店商家形态做电商业务)、拼多多等。

  因为商家群体数字化空间大,市场在不断细分,新技术在不断地匹配更大商家群的线上化、数字化需求,分层商业场景则在不断被挖掘。

  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中国的海量商家群体还是缺机会,他们很多其实有钱开店,但是找不到很好的机会,一直在寻找机会。

  所以,还是供给的问题。

  社区团购则是针对小B商家、个体商户的又一次线上化、数字化尝试,一次新的供给来竞争个体商户群体。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它也肯定能将一些个体商户线上化,但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还需要持续观察。

8.png

        二

  B2B逻辑

  基于以上所描述社区团购的机会与特征后,就能更好判断社区团购未来发展与竞争格局。

  这块,目前市场的一个分歧主要集中于,到底是B2B业务逻辑,还是互联网用户逻辑。

  首先谈,B2B业务逻辑。

  可以说,社区团购其实是从连锁便利店到快消品B2B平台的B2B业务的进一步演变。

  连锁便利店如全家、7-11主要做一二线城市,通过加盟方式整合小b商家。加盟的门槛很高,一家店铺包括铺货、装修、加盟费等,需要70万元左右才能启动。小b商家得到的则是品牌,以及零售能力支持。

  快消品B2B平台如阿里零售通、京东新通路等,则是一个针对小b商家更松散的整合形态,主要就做一个连接快消品牌商到夫妻小店的供货分销业务,把分销环节数字化。小b商家则可以从其他渠道采购货品,连锁便利店则不允许小b商家私采。

  所以,小b商家加入的业务门槛更低,快消品B2B平台并没有像全家等连锁便利店那样,控整个业务流程。更低的门槛则让这些快消品B2B平台,抢先一步进入低线市场。他们复制很快,没几年就能覆盖几十万家、百万家夫妻小店。

  到了社区团购出现,它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的准入门槛更低,同时,它为小B商家带来增量——生鲜。

  这对于小B商家而言,意味着更低的准入门槛,不需要采购、备货,就能做团购业务,不需要投入什么。收银、装修、备货、系统、货架管理什么的,都不需要。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