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物流“最后一公里” 阿里和京东的智慧供应链较量解码

2018-07-18 10:30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未来在基于阿里和京东的零售业态竞争中,关于物流、支付、业态等或将打出两套不同的标准,但对于零售供应链未来变革,将只有一套:那就是以消费者为驱动下的数据为基础,技术为手段,以需定产的平台型智慧供应链模式。

与品牌商自己掌握供应链、物流、前端销售不同,新零售供应链涉及平台,商家,中间商,供应商,服务商,消费者,多条多线更为复杂。在此基础上,电商平台通过线下线上的交易支付数据形成的数据画像精准分析,据此提供采购、生产、库存部署、补货和滞销处理等精准匹配,或者可以将数据比作人的大脑,去直接支配所有的生产,销售,流通环节,供应链不再是简单直向线条。这就是货找人的意义所在。比如菜鸟跟天猫电器城某个大家电品牌协同,菜鸟负责整个调度,包括配送环节。当商家货入菜鸟仓,前端天猫的供应链团队就依据流量和用户习惯,为其做供应链预测,建议库存多少,何时入货,如何更智能地分拨。

另外阿里的零售通和京东的新通路,本质都是针对非核心一线城市小店的供应链平台,除了提供经营服务指导,引入资金合作,还将平台本身的品牌商、和物流配送嵌入其中,采取平台模式,为传统小店从生产到终端赋能。当然,我们也看到零售通和新零售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被削弱的经销商环节,原本经销商的服务内容出现空白,谁来填补?

简单的翻盘模式复制对于小店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在各地都有成熟的货源且送获较及时的情况下,两者目前都并没有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当然价格补贴是一方面,但这对于市场的忠诚度培养难以形成稳定商流。

与此同时,对于未来新零售或无界零售的供应链打造,阿里和京东都提到了高效“协同”,随着消费场景碎片化、时间越来越零散,对于物流服务的速度和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平台本身的阿里和京东链接零售供应链两端,在实现从OtoO到OandOde转变的过程中,如何粘性更强,链接更畅通,反应更灵活,将是成败的关键。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