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务量来看,顺丰目前占据时效件市场近半市场份额。客户对时效件重视的是服务与时效,对产品单价反而不敏感,因此「品牌为王」。在顺丰长期优质服务及时效建立的口碑下,代表企业客户的月结客户与代表散客的会员客户均在稳步提升,客户黏性不断增强,新进入者获取客源的难度大。且初期将面临高企的获客成本及低业务量运营的成本压力,竞争对手该业务发展持续性尚未可知。
从时效性来看,三网构建的时效优势远远领先同行,顺丰是业内唯一一家能够做到主要经济地区当日达,沿海到内陆地区次晨达的公司。因此,即使新进入者对业务造成冲击,也只能对沿海部分省份可通过散航资源达到顺丰相同时效的地区造成冲击。
我们认为,对顺丰时效件的发展可以乐观一些,预计未来三年营收增速仍将维持在8%-10%之间。
1.时效件市场规模近千亿,顺丰占据近半份额
根据2018年国家邮政局披露,全年快递业务量为507.1亿票,对应快递行业营业收入为6038.4亿元。由于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线上购物产生的快递业务量已成为国内快递的重要构成,约占行业70%。根据我们测算国内时效件约占10%市场业务量,对应市场规模约为1100亿元。
目前,国内时效件的参与者主要有顺丰、EMS及三通一达等,其中顺丰占据45%的份额位居行业龙头。由于《邮政法》规定,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不能寄递国家机关文件。
因此,EMS凭借在政府机关公文等市场的垄断,占据时效件近30%份额。时效件行业CR2达75%,集中度较高。其余25%市场则主要被三通一达等瓜分。
2.经济增速下滑及新进入者增加,公司时效件营收增速下滑
2016年-2018年顺丰时效件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增速维持在17%-18%左右。2019年上半年公司时效件增速下滑明显,下滑至4%,结合公司各个地区营收增速变化,其中华东和华南地区增速下滑明显。主要系以下几方面原因:
1)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对时效件造成一定冲击。
时效件主要来源于商务文件的寄送,因此与经济活跃度紧密相关。GDP增速下滑一定程度反映了国内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商务活跃度相应下降。从顺丰时效件业务营收增速与GDP增速比值可以看出,时效件与GDP增速呈现高度相关性。2019年H1经济增速下滑对顺丰时效件造成一定冲击。
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作为国内经济活动活跃的几大区域反映最为明显,因此华东、华南地区营收增速下滑较大,而以北京为代表的华北地区由于政府公文时效件较多,主要以EMS为主,因此增速下滑并不明显。
2)新进入者对顺丰部分地区业务造成影响。
目前京东、三通一达等均展开在时效件的布局,推出了次日达、隔日达等时效产品,对顺丰时效件业务造成一定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顺丰时效件产品包括顺丰即日、顺丰次晨、顺丰标快及顺丰特惠等产品,其中顺丰特惠产品主要采用陆运方式,而行业参与者在陆运方面的时效性相差不大,部分客户考虑到成本原因会转向顺丰的竞争对手(如发票寄送等);另一方面,我国50%航空货邮量集中于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及广州白云机场,这三个区域散航资源相对丰富,竞争对手能够借助散航资源与顺丰进行时效抗衡。受这两方面影响,顺丰时效件市场受到一定冲击。
3.航空布局保证时效领先,良好口碑提升客户黏性
通达系为摆脱对电商件的依赖,增加业务布局,纷纷开拓新的市场,在电商件占据较高市占率后均开始向上布局中高端产品。
2018年圆通快递发布「承诺达」产品,成为通达系首个面向中高端快递市场的时效件产品。2019年中通及韵达先后发布进军高端时效件产品「星联时效件」及「韵达特快」。申通虽未公布时效件产品,但官网产品系列中也涵盖次日达等时效产品。
通过下游调研得知,各公司纷纷给网点下达时效件业务量考核指标,攻势猛烈。不可否认,通达系对顺丰时效件造成一定冲击,但我们认为,通达系对顺丰时效件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距离运输的非强时效性产品,影响有限,顺丰的航空布局及先发优势仍将保障时效产品的领先地位。
从时效来看,即日达方面,新进入者航空运输能力弱,推出的即日达产品主要用于同城,而顺丰即日服务用于跨省及跨经济圈重点城市之间。次日件方面,新进入者依靠散航资源对顺丰构成威胁的区域主要为京津冀、珠三角及长三角区域,内陆地区尚不具备威胁。
公司时效件业务涵盖国内大部分省市的中心城市,对该些城市具备即日达、次日达的时效覆盖能力。以上海至湖南长沙为例,三通一达及京东平均时效均为2天左右,而顺丰具备次晨及次日到达服务。因此从公司2019年H1区域营收增速来看,除华东与华南地区外,其余各地区营收依然保持高增长。
从价格来看,顺丰、圆通、京东三家快递公司的时效件业务定价与时效性基本合理。顺丰在定价高3-5元的同时抵达速度快2-8小时,三家公司实际定价差距不大。而对客户而言,18:00与20:00送达的时效件体验完全不一样,一般时效件往往需求在下班前送达以便于客户当天处理,因此对于时效产品而言,客户更愿意为2-3小时的提前而付出更高的价格。
此外,由于通达系刚进入市场尚未建立较强的品牌影响力,而客户要求时效件稳定、及时,因此在品牌选择上,客户更愿意选择已建立良好口碑的品牌。
从业务量来看,竞争对手初期进入市场会面临业务量不足的问题,基本为亏损经营,而顺丰的先发优势及领先的服务已经在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客户黏性较强。
以顺丰散单会员客户(指注册顺丰会员的用户,没有门槛要求。)及月结客户(单月寄件额达到2000元以上才可以申请。)为例,顺丰散单会员客户营收增速远高于散单客户收入增长,活跃月结客户数量增速也以20%以上的增速增长,顺丰客户黏性不断提升。
如果三通一达等对手采用低价渗透的方式抢占市场,一方面要承受时效件高企的成本,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另一方面如果面对顺丰的反击,将长期承受更大的资金投入来拓展市场。近期,圆通对「承诺达」业务的调整也说明时效件业务存在高壁垒,并且短期内难以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