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企业可能退市,有的企业悄悄准备上市,有些令人融资加速,2022年中国物流圈里,哪些企业的资本动作值得关注?
上周五,京东物流入股德邦股份官宣,物流指闻发布的文章下也引来了大量的评论,个中心声令人唏嘘。 而两巨头的联合,也是近期物流行业大整合的案例之一,在此之前还有极兔收购百世集团国内快递业务,京东收购中国物流资产控股权、增持达达集团,以及中国物流集团的横空出世…… 另一方面,连日来中概股的跌跌不休,似乎也为行业整合、资本转向留下了时代的旁白。“风起于青萍之末”,回顾过往,其实如今的大变化,早已埋下伏笔,不仅是二级市场,还包括一级市场。
01
一级市场,转折之年
某种程度上,相比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风向的转变似乎更明显一些。 丰瑞资本李丰就曾指出2021年是“一级市场投资的转折之年”,具体表现为:具有不确定性的模式创业机会变少了,赌赛道的机会变少了,模式创新资本化的窗口变小了。总的来看,国内创投领域经历了由模式创新转向科技创新的重心转变。 这种转变也表现在物流领域。据物流指闻梳理对比,相比于过去几年押注货运O2O等赛道,近两年智能仓储、自动驾驶等更获资本青睐。2021年,智能仓储领域的融资数量更是位居物流领域榜首,普罗格、海柔创新、灵动等相继完成新融资。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运营类物流企业完全没有了机会,冷链、跨境物流依然火热,其中纵腾也于去年获得了字节跳动的投资。而在一些相对成熟的赛道,“大者越大”的趋势更加明显。比如,同城货运当中的滴滴货运、快递领域的极兔速递,根据相关报道过去一年二者融资金额均高达数十亿元。 从资方角度看,“事情也正在起变化”,不仅在赛道本身的机会,也因为政策的导向。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等导向,使得资本有了更多考量。在中国创投生态中,扮演着特殊角色的互联网巨头战略投资部也有了调整。未来,企业融资中的“A轮、B轮、C轮、BAT轮”或许也会发生改变。
02
二级市场,谁是看点?
无论经历怎样的轮次,上市应该是企业引入资本后的主要方向。 回望过去一年,二级市场也迎来了更多的物流企业,诸如顺丰房托、顺丰同城、京东物流、满帮、安能、东航物流、中铁特货、中国铁物等等。此外,一批物流科技公司也奔赴资本市场。当然,一个事实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物流股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一些物流股出现“腰斩”。 不过在此背景下,仍有一批物流相关企业计划今年上市——这当中不乏一些值得关注的企业,物流指闻将这些企业归为三类: 1.运营类,典型代表:极兔、安迅 首先,可以预见,2022年一批物流运营类企业将在资本市场有所动作。比如,已经递交招股说明书燕文物流,曾有高层表态上市的安迅物流,以及几次传出上市传言的J&T极兔。
众所周知,J&T极兔是资本的宠儿。对于已经引入多家资本百亿资金的J&T极兔而言,上市是必定动作,问题是何时何地以何种价格。不仅如此,除了布局中国大陆,近期J&T极兔还发力中东等市场,业务本身对资金也有更多渴求。面向资本市场,J&T极兔讲了一个对标UPS的“故事”。但当下J&T极兔仍然有更急迫的问题待解,比如如何整合百世快递原有网络、如何提升甚至维持目前的服务品质,以及如何扭亏为盈。 相比于仍有不确定性的J&T极兔,安迅物流显然确定性更强。事实上,相比于物流科技类、互联网平台类等企业,安迅物流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
首先,安迅物流处于盈利状态。不仅如此,接下来一个时期安迅物流也将处于增长状态,依据安迅物流业务发展计划及内部估计,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各年,安迅物流的收入大致分别为32.27亿元、45.19亿元、63.26亿元。 其次,开放成果初步显现。安迅物流是国美集团投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国美零售CFO方巍此前透露,“安迅现在对外收入占比已经达到40%,明年能到50%”。
这不仅说明安迅已具备独立上市发展的潜质,而且相比于同类乃至同行,安迅物流也有着独有的优势,既有国美集团可依托,独特的地位也赋予了其在对外获客方面的竞争力。此外,也如方巍所言,“上市对于团队有更强的激励,也会使安迅会更加独立开放,还能反哺国美零售。”
安迅物流也基础扎实、运营稳健。它成立时间为2013年,但前身国美物流配送事业部也有一定的历史,时间不仅让其沉淀了丰富的经验,拥有行业稀缺的遍布全国的中大件商品的物流网络,同时打磨出了一套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安迅物流官网显示,其自有仓827个、配送网点超3700个、仓库总面积超300万平方米、日常宅配车辆超6000部。此外,安迅物流还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其稳步提升运营质量,而且有助于降本增效,保障企业自身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