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京东即时零售的配送方,达达集团3月9日发布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达达集团2021年总营收69亿元人民币,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78%。其中,京东到家平台 2021 年全年 GMV 为 431 亿元、同比增长 71%,该平台活跃消费用户达 6230 万、较上年增长超 2000 万。 达达集团的增长,也可以看作京东本地生活服务的扩张。 阿里也没闲着。3月7日消息,盒马邻里上线到家服务。作为社区店,盒马邻里原来是“当日下单,次日自提”。上线到家服务之后,消费者可以在第二天的三个时间段选择送货上门,配送范围一般为自提点附近的500米内的小区。目前每单运费收取3元,达到一定门槛也可以免运费。 也就是说,盒马将社区团购的模式与到家业务做了融合,这并不是独一份,即时零售主要玩家都在频频调整。 比如,京东即时零售持续的扩展品类,母婴产品加入到家选项;美团为快驴、买菜、优选三个事业部设立统一智能中台;饿了么也人员调整传闻。 商业数据派还留意到,美妆品牌花子西已经悄无声息的登上了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并且支持一小时内全程配送。 可以看到,从生鲜到日常百货,再到美妆护肤,即时零售已经从单一的品类扩展到了全品类商品。万物到家,送货上门逐渐成为一种标配,线上线下的零售界限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 同时,即时零售的局部融合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无论有没有社区团购,本地生活的战火也无法熄灭。
01
即时零售“三国杀”
达达集团作为京东在即时零售方面布局的重要落子,其2021年财报十分具有代表性。
2021年达达集团总营收69亿元人民币,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78%。其中京东到家营收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达达快送营收28亿元人民币,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83%。
达达集团两个主营业务,京东到家和达达配送,四季度和全年增长都在80%及以上。
其中,四季度达达快送平台营收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81%,主要由于其同城即时配送服务订单数量的增加。四季度京东到家平台营收同比增长80%,则得益于该平台活跃消费者数量和客单价的增加。
从这两项数据可以看出,过去一年即时零售领域热度空前。达达财报数据显示,超7成京东到家门店已上线小时购,小时购GMV四季度同比翻数倍增长。
而由于平台上的各零售商增加了促销活动,京东到家平台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增加, 2021 年全年 GMV 为 431 亿元、较上年的 253 亿元同比增长 71%,该平台活跃消费用户达 6230 万、较上年增长超 2000 万。
但营收高速增长的同时,达达的亏损也在持续扩大。
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Non-GAAP下净亏损4.854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4.196亿元。2021年全年,达达Non-GAAP净亏损21.029亿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亏损11.680亿元。
对此,达达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成本增加是由于对京东到家的消费者激励增加,以及业务增长。
在高投入下,2021年也确实是京东在即时零售方面的破局之年。
2020年,阿里将天猫超市事业群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淘宝APP又在全国16城率先上线了“小时达”服务,为用户提供天猫超市、淘鲜达、饿了么上商家的商品。
之后,京东、美团、阿里围绕着即时零售的大战也一触即发。
2021年,京东在10月份先是对标美团超市,推出了线上超市APP“京心”,以实现用户在线上完成超市选购的过程。
之后不到一周,京东又联合达达集团推出了对标阿里的“京东小时购业务”,并将其作为即时零售业务面向消费者的统一品牌,对应“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小时级乃至分钟级送达”的零售模式。
借助京东到家的前期积累,小时购业务上线之初就接入 10 万家全品类实体零售门店,覆盖超市生鲜、手机通讯、数码家电、医药健康、美妆护肤、家居服饰、鲜花绿植、蛋糕烘焙等众多品类。而小时购业务的订单就由达达集团旗下平台达达快送提供即时配送到家的服务。
在京东加码的同时,阿里也在持续调整姿态。
2021年7月,阿里宣布基于地理位置服务,形成包括饿了么、高德和飞猪在内的生活服务板块,由俞永福担任板块负责人。同年9月,天猫超市在全国132个四五线城市开通了生活用品小时达服务,将即时零售的战火烧到了下沉市场。
今年2月底,在阿里发布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生活服务板块也首次以矩阵的形式出现在财报中。
财报数据显示,阿里生活服务板块2021自然年的活跃消费者达到约3.72亿,单季净增长1700万,生活服务订单量季度同比增长22%。在“到家”侧,新商家数量增长,用户渗透率提升,推动饿了么和淘鲜达订单量稳步增长,非餐饮订单比例进一步上升。
这个过程中,美团也依托外卖的高频消费带动,在即时零售方面攻城略地。
在2021年美团闪购数字零售大会,美团闪购公布了截止2021年9月成绩。数据显示,到2021年9月,美团闪购覆盖城镇数量已达2800个,合作社区生鲜店超1.5万家、菜市场超3万家,连锁商超达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