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半成品是大赛道,要做鲜品“一站购齐”

2021-12-20 15:37

  微信图片_20211220153821.jpg

  预制菜品牌企业珍味小梅园创始人&CEO浦文明说,预制菜主要是解决做饭的问题而不是解决吃饭的问题,预制菜是给做饭人群的餐桌加一道菜而不是给一桌菜。

  盒马不这么看。

  盒马3R商品中心采购总监昱夏说,吃饭的解决方案有外食、外卖和吃饭,预制菜是最后一种情况的解决方案,但它完全有能力撑起一桌菜而不仅仅是一道菜。

  换言之,预制菜品牌企业希望挖掘爆款,作为平台企业,盒马则是要给用户找完整解决方案。

  盒马看到的预制菜市场机会在于,年轻人本来已经不进厨房,但疫情让他们主动或被动走进厨房,预制菜则能让他们容易上手。

  所以,“爆款”盒马也会做,但是盒马会更多围绕“三餐品类”的完整性开发半成品、预制菜。“盒马会做齐消费者所需要的所有品类,盒马的研发团队会亲自参与和介入所有半成品品类的研发工作。”

  盒马认为,半成品是一个非常宽的赛道,介于生鲜和餐饮之间的所有品类,都是盒马定义的半成品。

  具体来看,当下半成品、预制菜大都选择冻品为主,通过B2C模式进行售卖,或者采用“一键代发”模式,这是做半成品的最容易的路径,但却割裂了半成品、预制菜“所想即所得”的消费场景。

  由此,盒马做半成品、预制菜会坚持做冷藏、短保的鲜品。它可能想打造出一个基于鲜品半成品的全品类全场景平台架构,并能复制全国。

  这是中国零售市场之前所没有的,盒马在趟这条路。

  2021中国生鲜零售大会上,《商业观察家》也重点邀请盒马3R商品中心采购总监昱夏来分享盒马半成品的“鲜品”之路。

  (以下内容根据昱夏口述部分整理)

微信图片_20211220153829.jpg

  对半成品,盒马业务线是两个维度。

  第一、作为一个零售平台,我们会引入一些优质的商品和品牌进行销售。

  另外一条是我所在的盒马3R、盒马工坊业务线,会有另外一条路径,有不一样的解读和打法来做。

  今天更多是分享盒马3R业务线,和盒马工坊品牌是怎么做的。

  01

  供需

  需求方面:中国消费者对半成品的认知是怎样的?

  根据西方的发展经验来看,半成品行业的发展其实是跟社会经济密不可分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供应链能力的发达,整个市场对半成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律。

  结合中国的国情会有一些差异的地方。

  第一、中国消费者对于新鲜原材料的极致追求,并没有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口的年轻化、教育水平提升等而发生演变。

  即使是年轻一代,对于新鲜食材依然有很大的追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半成品行业,或者是半成品品类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信赖度的过程。

  第二、中国的食品供应链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有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就是外卖行业。

  外卖行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活节奏快造成的“没有时间做饭”的问题,和“没有能力去做饭”的问题。

  外卖行业的出现,及中国消费者对于鲜品的极致追求,一定程度会阻碍半成品行业(发展)——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整体速度发展。

  但是在去年发生了疫情,疫情对于半成品品类会不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在疫情期间,包括盒马在内,所有的平台也好,零售商也好,在半成品品类的销售额上,都发生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可能是100%,甚至是200%、300%的成长。

  但是随着疫情的慢慢淡去,包括整个国家在偶发情况下管控措施的加强,其实今天再看回来,半成品在疫情过后的整体情况,虽然比疫情前有一定的增长,但是比起疫情过程中爆发式地增长还是相对有所缓和。而且不得不承认,疫情促使了半成品的发展,让消费者去体验半成品的分类。

  从渗透的角度而言,在过去的一两年过程之中,半成品分类在消费者的体验环节中,进行了广泛地渗透。

  但最后是否有复购,取决于商品本身的品质。消费者普遍对半成品存在疑虑的情况下,“如何体验第一次”是核心关键点。

  过去一段时间,很大程度给了消费者去体验第一次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商品是否好吃,是否有价格竞争力,是否符合消费者对于食材本身的要求,这才是你能否存活下来,并且再次被复购从而提升销售的一个很关键的节点。

  在这个过程中,盒马内部发现,在疫情之前两三年我们持续深耕的品类——面食半成品的分类,就在疫情之后得到了一个快速的增长。

  因为我们坚持去用最好的材料,用手工现制的方式去开发面食品分类。在疫情过程中其实给了用户很多去体验的机会。疫情之后大部分的客户,由于体验到产品的品质和新鲜的口感而留存下来,成为不断复购的我们的高黏性用户。

  现在上海盒马门店,每天售卖出去的手工现制的面食制品数量是非常惊人的。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