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6月入币圈以来,经历过全盘暴涨,经历过94封杀交易所,然后是94之后的疯狂牛市,又到了如今的大熊市。从山寨币满天飞,到爱西欧全面爆发,到公链之争,到比特币分叉狂潮,到平台币独领风骚,到最后各种泡沫接连破裂。
短短一年半,却似几度春秋,真可谓是:币圈一天,人间一年!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区块链的本质是什么?
要研究一个事物的本质,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个人觉得,应该是搜集和研究尽量多关于这件事物的客观事实,包括它的历史和当前的实际情况。
区块链发展简史
众所周知,区块链来源于比特币,名为“中本聪”的神秘人士于2008年在“P2P FOUNDATION”发布比特币白皮书。白皮书不长,全书并没有提到“block chain”的概念。
世人皆知中本聪牛逼,奉为神人,但却不知道在中本聪之前,其实为了创造比特币,一个组织以及一批计算机大神们,已经为此奋斗了20多年。
看过一些比特币知识的人应该知道,比特币的架构中,有三项技术最为重要:非对称加密技术、点对点技术、哈希现金技术。然而,这三项技术没有一项是中本聪发明的。
非对称加密技术:Whitfield Diffie 与 Marty Hellman 于1976年发明了非对称加密算法,次年, Ron Rivest 、AdiShamir 和 Leonard Adelman 率先发明了第一个具备商业实用性的非对称RSA加密算法,这些算法奠定了现代非对称加密理论的基础,被广泛应用于后来的网络通讯领域,也为比特币今后的诞生创造了第一个大前提。但是,有趣的是,这些加密技术均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严密监视下,NSA最初认为它们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并将其视为军用技术。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NSA才放弃对这些技术的控制,使得非对称加密技术终于可以走进公众领域。
这里插一句,早在1990年,David Chaum 就创造了一个注重隐私安全,且不可追踪的支付系统,就是后来的电子货币Ecash,但这个货币不是去中心化的,更不能自洽。到了1998年,华裔密码朋克成员 Dai Wei(为向前辈致敬,以太坊的最小单位就是Wei),提出了一个匿名的、分布式的电子加密货币系统:B-monney,可谓是多年后比特币的精神先导,但受限于当时的各种条件以及本身的设计缺陷,后来不了了之。而到了2005年,Nick Szabo 终于提出了比特金的设想,用户通过解决数学难题,并用加密算法认证公布结果来构建一个产权认证系统,已经非常接近比特币的思想,Szabo 还发表了很多关于《合同法》在网络安全实现的论文,可谓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起源。然而……解数学难题挖矿,这个门槛也太高了,更要命的是, Szabo 不会编程,也没有程序员信他,愿意跟他合作,于是比特金一直都停留在理论阶段。
从Ecash,到B-monney,再到比特金理论,几代密码朋克们都怀着对自由货币的向往,做着各种试验和努力,然而最终都失败了......
点对点技术和哈希现金技术:虽然先贤们在自由货币的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倒下了,但是,技术本身还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后来 Shawn Parker 终于发明了点对点网络技术,这项技术加上前面提到的非对称加密技术,使比特币的出现已经成为可能。最后还剩下一个问题,就是“双重支付”问题,通俗说,就是谁的记账可以被系统接受的问题。
1997年, Adam Back 发明了哈希现金算法,2004年, Hal Finney 在哈希现金的基础上,改进出“可复用的工作量验证”算法。至此,完美解决“双重支付”和“拜占庭将军问题”,为比特币的POW共识算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切具备,只欠东风。
要发明比特币,除了要能融汇贯通前面说得三大基础理论,至少还需要:1,对货币有深刻的理解;2,熟练的编程能力;3,足够的表达能力,以带动初期的社区发展。这样人,万里挑一,直到2008年才出现,他就是中本聪!
中本聪以及上面提到的很多先贤,其实都来自同一个神秘组织:密码朋克。
1993年,Eric Hughes和其他几个人创建了一个“密码朋克邮件名单”的加密电子邮件系统,简称“密码朋克”,对抗受到政府监控的互联网电子邮件。Eric Hughes 在《密码朋克宣言》里阐述了密码朋克的使命与目标:“我们致力于建立匿名系统……电子时代,隐私是开放社会不可或缺的……我们不能期望政府、企业或者其他大型组织保卫我们的隐私……如果期望拥有隐私,我们必须亲自捍卫之。我们使用密码学、匿名邮件、数字签名,以及电子货币保障我们的隐私!”
你没有看错,1993年,这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密码朋克一度非常活跃,主要包括黑客、密码学家、追求隐私和财产安全的狂热者。比特币依赖的大部分技术理论,以及这些理论的发明者都来自这个组织。一些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大佬也都曾经是这个组织的成员,比如:“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奇、Facebook的创始人之一肖恩·帕克、BT下载的创始人布拉姆·科恩、万维网发明人蒂姆·伯纳斯·李等。
密码朋克创始人之一John Gilmore,在千禧年前后宣布密码朋克组织解散,但密码朋克的精神,以及密码朋克的成员们,永远的留存了下来,尤其是在比特币和区块链领域。
读到这里,眼尖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讲了半天比特币和密码朋克,但几乎没怎么提区块链啊,不是说好了讲区块链发展史的么?
因为区块链确实是很后面才出现的概念,但以上所讲,全部都是区块链概念能够诞生的前提,甚至可以说是区块链的基因所在,天天谈区块链,却不了解这些历史,是很难深刻理解区块链精神内核的。
上文还提到了很多技术名词,限于篇幅,都不便展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文章底部“火山哥区块链科普”系列文章,保障完全不懂技术的朋友也可以轻松看懂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原理。
那么“区块链”的概念到底是何时被何人提出的呢?我查了一些资料,好像还真没看到比较权威的说法。但在我查资料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区块链的概念大概是在2013年前后逐渐传播开的,之前只有加密货币、自由货币、电子货币、比特币和山寨币的说法。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加密货币之前的一个高潮期正是2013年,而中国加密货币行业开始全面发展起来也是在2013年前后。
2013年那波,国内诞生了大量如今的行业大佬,这些大佬很多之前都写过不少文章进行布道,文章一开始主要是介绍比特币,后来开始宣扬“去中心化”思想,最后逐渐变为传播“区块链”的概念。
到2014年前后,以太坊现世,随着智能合约的逐渐热门,很多人开始基于以太坊发布代币,这时候谈区块链的也越来越多,谈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越来越少,尤其是在中国,2017年大牛市之下,几乎听不到太多关于加密货币的声音了。
人人都在谈区块链,人人都在谈区块链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人人都在谈去中心化,人人都在谈价值载体,人人都在谈生产关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