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密码朋克们想做一个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的动机看,目前其实并没达到真正的技术瓶颈。
二,瓶颈其实主要来自后继者们想基于中本聪的设计衍生出来一个“区块链”概念,并想把这个概念泛化到各个领域,实现更多领域的去中心化!后继者们觉得区块链应该像互联网一样,成为一种基础设施,然后实现各种区块链+和+区块链,并在这股大潮中实现弯道超车的梦想。
从纯商业角度,如果前进的道路遭遇瓶颈,有时候还真应该调整方向,因为我们的商业行为本质上是要通过服务客户而获得利润,如果我们的方向客户不买单,那我们只能根据客户的需求更换方向。
但比特币和区块链是纯商业角度么?后继者们的区块链貌似还真的更偏商业角度,区块链的效率达不到商业要求,我们就应该抛弃去中心化,提升效率,满足客户的需求,这非常符合商业逻辑。但是,还记得比特币的历史么?还记得密码朋克的使命么?还记得中本聪老爷子的设计初衷么?他们是商人么?他们是商业组织么?他们的初衷是服务客户和赚钱么?——貌似并不是!
此刻,我们是不是应该再次反思:区块链的设计初衷到底是什么?区块链的本质是什么?2017年大牛市,上千个项目上万亿泡沫之后,竟然没一个大型落地项目产生,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根本就走错了道路?
区块链的本质
在最后展开讨论区块链本质之前,我想把前面讲的重要客观事实再罗列一下:
1,比特币的几乎所有核心技术主要来自密码朋克组织。
2,密码朋克的核心思想是:崇尚自由、相信技术、注重隐私和私产安全。
3,比特币之前已经有很多类似但失败的项目,都在致力于做加密货币。
4,先有“比特币”,然后才有的“区块链”,中本聪在比特币白皮书中并没有提及区块链,“区块链”是由后人在“比特币”基础上提炼和演化出来的概念,尤其是2013年牛市,以及以太坊出来之后!
5,区块链从技术架构设计上,因为对中心的不信任而摒弃了中心化服务器,在平权分布式架构下,通过加密学、点对点和共识机制等技术要件来保障安全性和可行性,为此不得不大大牺牲了效率以及很多其它中心化服务器的优势。
6,2017年大牛市,上万亿泡沫之后,打着“区块链”和“去中心化”概念的各种项目,目前几乎没有一个在商业上可以称之为落地,既达不到用户和市场的需求,也无法产生正常的商业利润。
在一系列的事实和论据中,我觉得可以抽象出来两个核心矛盾需要讨论:
1,性能 还是 去中心化?
2,币 还是 链?
第一个问题,从我个人的技术背景理解的话,并不难,但我也知道完全不懂技术的话,却又很难。我一直试图用大白话来讲解技术的原理,但我又知道,如果完全不懂,即便逻辑上大家可以听懂,但如果选择不相信,那么你还可以怀疑我的白话逻辑背后基于的事实,而这些事实,没有技术背景,是无法求证的,这就是为什么“百万TPS”这样完全不靠谱的说法都能横行链圈的原因。
但即便如此,既然要探求区块链的本质,这一关是绕不开的,谁让区块链本身就是一项通过技术来取得突破的革命呢?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密码朋克们,绝大部分都是技术天才,可谓当世技术大神。这些大神们经过20年左右的失败和努力,中本聪作为最后的集大成者,研究出来比特币,而且还是开源项目,无数大神可以查看源码和直接修改,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是非说比特币的性能问题是因为这些大神们技术太弱搞不定,那我真的是无言以对了,也许只有完全不懂技术的人才敢这么无所畏惧吧,反正我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我是打死也不相信的!
另外,虽然我没有发明区块链的能力,但从技术层面理解它还是有信心的,前文我也一直在致力于用大白话跟大家讲一个道理:牺牲性能,是平权分布式架构的无奈之举。可能大家觉得牺牲性能是傻逼行为,但能想出来通过牺牲性能换取安全和可行性,并最终实现出来,在我这个技术人员眼中,是天才创造,伟大创新!
如果我们假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要实现去中心化,就一定要大幅度牺牲性能,会有怎样的结论?其实我相信应该有很多略懂技术的人都想过这个问题,但很多人不愿直面,因为结论可能非常不乐观,区块链的想象空间可能会大打折扣!
没有性能的支撑,很多大规模商业应用其实无法落地。比特币的TPS不到十,以太坊几十,至于EOS这些上千TPS的公链,安全性还没得到验证,先不考虑。几十TPS能做什么呢?毛毛都做不了——也许,能做一只养猫的游戏?不!一只猫都能把以太坊给堵住,是真的猫猫都做不了^_^
那么以太坊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现在看,就是发币!密码朋克们努力了那么久才发布了一个靠谱的比特币,现在牛逼了,人人都可以发布类似比特币这样的去中心化加密货币,直接大大推进了2017年泡沫的进程和高度!
其实从商业的角度上,一切都是为用户和市场服务的,市场要我们怎么样,只要不犯法,我们就应该怎么样改。事实上2017年以来,随着很多传统商人进入区块链领域,区块链甚至是加密货币领域都逐渐形成了一种很强的商业化演进思潮,这股思潮的核心逻辑是:我们无法做出靠谱的应用,是因为性能不行,那我们就去解决这个性能问题,一直解决到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然而,这帮不懂技术,又喜欢天天把“技术问题不是问题”这种话挂在嘴边的商人们,努力了半天,最后发现:我靠,到了前沿创新领域,技术问题还真是个大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这时候怎么办呢?个人观察,出现了三种人:
1,执迷于解决性能问题,甚至不惜牺牲去中心化的属性。
2,看穿了这一切,放弃了,甚至转为区块链黑。
3,尊重初衷和现实,如果不改变去中心化的初衷,同时又接受区块链无法赶不上中心化服务器性能的现实。那么,我们还能做什么?是否还能构建真正靠谱的商业模式呢?
前两种人我就不评价了,重点说说第三种人,因为我自己也是第三种人,所以感悟比较多。
首先,个人认为在性能上跟传统技术较劲是没必要的,而且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些人还幻想未来5G网络和量子计算机成熟后,性能就不是问题了,但以我之见,这两项技术也许能让区块链做得更多,但无法改变它在面对中心化技术时的劣势,而人类永远会贪婪的把技术用到极限,大型应用都会构建在极限状态下,而在极限状态下,区块链由于架构原理问题,在性能上依然会落后中心化服务器很多,导致用户依然会觉得基于区块链的应用“没法用”。
可当我们放弃性能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反问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应用才值得我们牺牲性能?我想一定要是很重要,但又对性能依赖不是特别大的应用。比如,电子货币、电子黄金、大额跨国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