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阿里转向

2025-08-14 20:31

  阿里看好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前景,蔡崇信多次强调:“AI是阿里巴巴未来的核心战略,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于是最优秀的人才和最多的钱给到了科技板块,组织、流程、业务方向都在不断聚焦和简化。

  人工智成为阿里的新长征,年初,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AI及云基础设施建设,7月3日,阿里计划发行本金总额约120亿港元的2032年到期的零息可交换债券,用于投入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

  3800亿元这个金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投资纪录,但是阿里高层认为,再过几年回过头看,3800亿元并不是一个大数目,因为AI未来的市场几乎是无限的。

  阿里将围绕AI这个战略核心在三个大方向上加大投入:一是AI和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将大幅提升AI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三是推动AI原生应用的发展。

  如果说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创新的基石,那么通义千问大模型的研发是创新的发动机。AI 原生应用、AI 基础大模型对行业的生产力变革具有重大意义,

  阿里在人工智能上几乎拥有最全面的布局:基础设施、模型、应用层,并都有深度投入。

  其实,很久以前,当外界对阿里的认知停留在电商领域,其在AI技术上的投入早已悄然展开,回顾阿里AI的发展史,绝不能算是一夜之间的奇迹,它更像是一个蛰伏多年、逐渐破茧而出的故事。

  2017年,在外界看来AI仍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但尚未落地的概念时,阿里巴巴成立了达摩院,专注于前沿技术研究,涵盖了AI、量子计算、芯片设计等多个领域,3年内投1000亿元,当时,阿里把此视为一种“技术储备”。

  后来几年,阿里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AI相关领域,但当时,AI业务并未给阿里直接带来显著的收入增长,彼时外界对于其“烧钱”的质疑声不断,但阿里内部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战略判断,将其作为集团的核心战略之一进行长期投资,AI对于阿里,是通向未来的门票,而非立竿见影的利润来源。

  种种迹像表明,阿里对AI的认识,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阿里对AI在其体系内的定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从AI赋能,到AI自研突破。

  当初,阿里希望通过AI,赋能电商,借助AI技术帮助商家降低投流成本、提升投入产出比,用算法和技术让商家和消费者能够更加精准匹配,并进一步将AI技术深度融入其核心业务,比如物流、金融等,走的是“科技+零售”的公司转型之路。

  也就是吴泳铭出任阿里CEO后不久提出的“用户为先,AI 驱动”战略。实际上,阿里有太多业务可以深度应用 AI了,除了电商领域的淘天,生活服务领域的高德、搜索领域的夸克、服务企业协作的钉钉等也需要AI赋能。

  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推进,阿里的多个业务线开始实现AI赋能,阿里云也开始将AI能力对外输出,2022财年,阿里云实现13年来的首次年度盈利。

  从AI赋能业务中,阿里认识到,未来最大的增量和变量都是以AI为核心的驱动力带来的变革,人工智能将重塑各行各业,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到第二年,阿里高管对AI有了新的认识,吴泳铭提出“AI 将接管所有计算资源,从根本上改变知识迭代和社会协同的方式”, “推动以 AI 为动力的生产力革命”。到此时,阿里不再是“零售 + 科技,而是科技 + 零售。”,这是一个质的大飞跃。

  目前AI不仅贯穿了阿里各业务的发展,是阿里战略和各业务的最重要关键词,更是各平台改变生产关系的重要武器,并且是阿里几十年一遇的机会——AI 大概率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

  阿里巴巴的AI战略并非单一的技术突破,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生态系统构建。这个生态系统涵盖了从底层技术到商业应用的各个层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AI价值链,阿里正在将“Al+云”为核心的科技业务、尖端技术打造成阿里巴巴的第二增长曲线。

  于是,阿里在AI产品和技术研发方向开始发力,重点投入到文本、多模态大模型、Al Agent等前沿技术与应用的相关工作中, 2 月初,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许主洪教授正式加入阿里,负责AI To C业务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及 Agents 相关基础研究与应用解决方案。

  在核心技术层面,阿里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大模型浪潮到来,阿里的AI业务迎来爆发。Coding AI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相对于上一轮的Chat类AI应用爆发,这一轮AI叙事将由生产力革命开启。

  阿里的第一目标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追求突破模型的智能能力的边界,阿里预判,如果实现AGI,有可能影响或替代现在一半的GDP构成。Coding AI是AGI的基础,阿里押注Coding AI不仅是为了让“写代码更快”,而是为了在下一轮全球算力和AI竞争中占据高地。

  目前,Agent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根本原因是Coding AI能力不足以保障100%正确率。阿里巴巴大举投入Coding AI能力,将为Agent爆发解决根本性的技术难题。

  总之,看准了方向,阿里巴巴已经开始通过战略性投资和巨额研发投入,全面拥抱AI时代。

  阿里的人工智能的研发,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以开放合作的生态向前推进的,曾与苹果传出在AI方面的合作传闻,近日已得到阿里高层的确认,目前正提交给相关监管机构审批,今年5月,阿里与美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以可转债的形式投资美图,阿里将在旗下电商平台优先推广“美图设计室”等AI工具。

  更为重要的是,近年,阿里对外的科技领域投资布局更加激进且系统化,将国内几乎所有头部大模型初创企业纳入其投资版图,去年,国内AI初创企业MiniMax获6亿美元A轮融资,阿里领投;在月之暗面10亿美元的A轮融资里,阿里同样扮演了领投的角色,以此来提升其在AI和云计算领域影响力。

  如果说大模型是AI的“大脑”,那么具身智能则是赋予AI“身体”的关键技术,具身智能同样引起了阿里的关注,2024年阿里联合领投清华系具身智能企业星动纪元近3亿元Pre-A融资;今年,具身智能公司逐际动力,完成5亿元A轮系列融资,阿里作为战略投资人参与其中。

  三、阿里的战略转型

  表面看,阿里业务发展状况似乎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其实背后是阿里的战略转型——从一家电商公司,而成为科技公司,从 “业务优先” 转向了 “技术驱动”。

  阿里正在大幅减持旗下非核心资产,其中许多都是阿里的新零售尝试,阿里投入大额资金布局实体零售,从囊括欧尚、大润发等大型商超的高鑫零售,到高端商业综合体银泰百货,以及家居建材行业的“领头羊”红星美凯龙,都曾是阿里试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的实践,曾被寄于厚望。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