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挖掘政策红利,精准捕捉契机。国际上的商品、船只、货物等可以自由进出海南,极大简化了货物进出境流程,缩短通关时间;物流企业可以利用零关税优势,降低运输、仓储等综合成本,吸引更多此类业务。
海南封关政策下跨境物流业务将爆发性增长。封关之后,按照一线开放政策,海南与境外之间的货物、运输工具等99%可零关税自由进出,为海南带来了更多样化的货品种类,创造了更多的物流需求。通关时间压缩30%以上,自由化货物转结新机制的创设,极大优化了报关和税收手续,提高了物流效率和企业资金周转率。
“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从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进口商品价格集体跳水,进口更宽松,负面清单优化,澳洲牛肉、新西兰奶粉等限制类商品更容易上岛,利于电商企业拓展国际业务,物流与免税业务形成深度协同,成为黄金搭档。
海南封关,是以封关为契机,把岛内的自由贸易搞活。海南货物来源流向的全球趋势明显加强,物流发展促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贸易投资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物流需求,现代物流和贸易投资双向互馈的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会展、邮轮等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也会带来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需求。
在“一线”进口方向,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以岛内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海南省免税品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专业的免税品供应链运输业务将成为市场最紧缺的服务。
物流的机遇总是与贸易相联系,与电商相成就。海南封关后实施的“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政策,宛如一场及时雨,为电商行业带来了诸多实质性的利好。对销售进口商品的跨境电商而言,国内(非岛内)客户下单后从海南发货将比从海外发货要快许多;对销售出口商品的跨境电商来说,海外客户的退换货和售后服务因无须经过海关将更加便利,物流分拨和售后服务在海南集聚,将进一步吸引更多商贸零售业进入
符合零关税清单的商品,对于经营进口商品的电商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成本减负,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这使得企业在定价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既可以通过降低售价吸引更多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跨境电商结合其他业态也有差异化竞争潜力,如与离岛免税协同,探索“前店后仓” 模式。
目前,海南跨境电商已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据海口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美兰机场口岸跨境电商“9610”出口货值达7.34亿元,同比增长46%。“9610”是海关监管代码,代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内称为“集货模式”。该模式专门针对中小包裹、多品名、高频次发货的B2C订单,企业先有订单,再通过国际快递、专线小包物流发货给海外买家。
国际物流运力是推动跨境电商出海的重要支撑,同样,跨境电商为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嘉里大通、嘉泓物流等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进入,三亚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批复和建设,进一步增强了为海南外贸企业免税品、跨境电商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而快递头部企业顺丰、中通等企业通过闭环运输 + 专属面单模式,实现免税商品 “揽收即发运”。
电商企业应积极与物流企业合作,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物流模式,如保税仓模式、海外仓模式等,而物流企业要根据封关实际,创造更多的服务产品,服务电商物流。可利用保税仓享受快速通关与税收减免,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实现快速补货,而国际品牌将亚太分拨中心落户海南,形成跨境供应链枢纽。
不可否认,目前海南缺乏广阔的产业基地,封关之后,在海南的企业进口生产原辅料可免征关税,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国外优质原材料、先进设备等物资,成本大降。制造企业利用“零关税” 原辅料清单(356 项商品),在海南设立加工基地,可节省巨大的成本。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还可零关税出口,如果加工增值达到30%以上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卖全国。此举将推动岛内的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形成集群效应,促进岛内外产业协同发展,这标志着货物总量的增加,物流市场的扩大。
在海南注册的企业,若符合相关条件,企业所得税最高仅为15%,相较于内地25%的税率低10%,未来税种将减少至七八种,此举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节省下来的资金,企业可以投入到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供应链优化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内地,企业出口面临较高的关税成本和复杂的贸易政策,而公司借助海南封关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出口方面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更易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所有这些有效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的政策举措,将吸引大批制造企业来海南开厂,将形成较大的物流增量市场和厂内物流需求,物流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会迎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和发展空间。
海南封关《实施方案》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物流装备企业几乎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可借此在海南开厂,推动海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而走向海,也可借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出海拓展跨境业务已成近年来各家的共识,而海南就是国际化跳板。
国家规划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深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应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物流跨境业务当前正面临着进出口贸易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而海南封关后的的各项政策,为其带来机会。
比如,资金可以在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账户间依法自由便利划转,物流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更方便,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还可通过物流发展基金,建立物流成本、时效、降碳等多维度考核体系,以及搭建国际物流争端解决中心、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体系。
把握住海南封关带来的机会,重要的一点是探索与本地物流企业合作,利用其对本地市场熟悉度与资源优势,提升物流效率。可与本地物流企业全面合作,共享航线、航海资源,封关后,海南物流基础设施将加速完善,机场、港口等设施升级,将吸引更多物流企业入驻和合作。
海南机场是航空枢纽,拥有美兰、三亚、博鳌三大机场,国际航线覆盖率达84%,第七航权开放预期,更是为其发展增添助力,海航国际宽体客机运力增加,物流企业要借飞机腹仓,实行货物的国际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