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破解氢能重卡上路难点

2024-03-29 21:29

  山西的炼焦煤保有量占全国60%,焦炉煤气等工业副产品正是制备氢气的好原料。据估算,山西每年260万吨工业副产氢,如果全部提纯,能满足20万辆49吨氢能重卡或68万辆氢能客车的加氢需求。潜在经济价值高达1170亿元到2080亿元之间,如果计算氢气下游的运输、加氢站、氢能车辆等产业,潜在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采用焦炉尾气提取氢气,拥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廉价工业副产品原料的氢气,提纯成车用高纯氢后,2万吨就能产生1.8亿元的毛利润。国内电解水制氢,1公斤氢气要消耗56度电,按每度电0.5元计算,仅电费成本至少高达28元每公斤。

  山西孝义市拥有焦炭产能1800多万吨,今年将拥有近10万吨焦炉煤体提取氢气、提氦制氢产能。

640 (14).png

  在吕梁,为了快速推进氢能产业的发展,对氢能重卡实施了大额补贴,每辆可领到了45万元的补贴。

  在补贴政策的激励下,吕梁市打造氢能产业链,从制氢、储氢、加注、到应用,已经建成9座加氢站,氢能汽车组装厂也已经落户当地,初步构建起氢能产业的发展链条,计划抓住氢能源转型的契机,趁势打造出当地新的千亿产业集群。

  内蒙古、山东、四川、重庆、宁夏、河北等很多地区,都是借助传统产能及化工资源优势,率先在氢能源领域上路、并取得成果的。

  氢储运是氢能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关键环节,管道输氢具有安全、便捷、输量大的特点,在氢气的运输上,地方政府应联合龙头企业,借鉴外国经验,实现远距离管道输氢。

  目前输氢管道总长约400km,分布在环渤海湾、长三角、中原等地,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近日,两桶油几乎同时宣布了长距离管道输氢方面的突破性好消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做好全国油气管网规划和建设。

  加氢站的数量同样制约着氢能重卡的使用,为了化解这一难点,各地政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推出了适当的政策倾斜与有效的解决方案。

  有的地方突破制氢政策限制,推动制氢加氢一体站,广东省明确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建设制加一体站,明确了加氢站行业主管部门、建设用地审批部门、施工主管部门等,缩短了建设审批周期。

  佛山在应急部门的联合下,选择站内天然气重整制氢的方式,采用撬装式制氢装置,占地面积小,不占商业用地,不需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节省了储运成本的同时降低加氢站建设成本。

  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发文,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

  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不少企业利用现有基础设施,改造油氢合建站。选择将加氢站合建在加油站或加气站、充电站内,减少投资,同时以“油”养氢,减少加氢站选址等程序,实现加氢站快速落地,仅2021-2022年国内建成合建站的比例在50%以上,从需求端出发,为氢能重卡的发展奠定基础。

  氢能是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氢能发展战略,但氢能产业始终未至规模化应用爆发点,急需寻求产业突破方向。

  氢能重卡有望成为氢能产业市场化的关键突破口,地方发展氢能重卡有利于积累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经验和数据,有利于推动燃料电池技术迭代升级,有利于带动制氢与储氢技术突破。

  地方政策出台许多有利政策,使龙头企业看到了氢能重卡的希望,从而参与其中,金龙系客车企业看好氢能重卡行业,实行转型,取得不俗的业绩;早在2020年3月,潍柴宣布20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投产。

  氢能重卡应用处于早期阶段,规模化发展严重依赖应用场景,地方政府联动应用端企业与周边城市,拉动氢能重卡多类型应用端企业入局,开发适合氢能重卡的各类场景。

  我国氢能重卡,随着驾驶员长时间体验,各种不足也会逐渐暴露,厂家也会进行相应的升级,三一氢能首批25台氢能重卡,其整车百公里氢耗低于12kg,将氢能重卡氢耗程度向前推进。

  并从智能化角度给予改进,例如大连推出的氢燃料电池重卡物流车不仅七成关键零部件在大连生产组装,车辆运营信息会实时传送至汽车发动机系统集成方洺源科技公司大数据中心,作为预判故障、迭代技术、升级产品的依据。

1111.jpg

  我国氢能重卡走向国际市场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3月30日,威驰腾交付全球首辆出口澳大利亚氢能重卡,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2023中国国际商用车展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启,1200km超长续航,一汽解放氢能重卡重磅亮相。

  部分商用车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模式——纯电+氢能技术路线,并将纯电作为解决短途、城配轻载场景的运力方案,将氢能作为中长途物流配送、重载场景的运力解决方案。

  市场与需求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行业的发展,否则先进的技术一直在试车场有何用,持续的市场繁荣离不开政策的刺激。

  在各级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在政策上的扶持下,随着生产、储存、运输等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最终助推氢能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为氢能重卡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需求。

  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进入发展提速关键期,我们欣喜地看来,氢能重卡市场呈现出订单“百辆”起步的趋势,我国的长远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两纵四横”的氢能高速公路网。

2222.jpg

  结语:氢能重卡能否像电动汽车那样弯道超车,现在还不好说,但走的路线,似乎与国内电动乘用车走的路线相似:先补贴,再探索,接着升级,然后大面积铺开,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从产业链角度给予扶持,使得一大批企业投入到氢能运输存储的行列中去,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氢能重卡在世界上犹如电动汽车那样领导潮流。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