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4,顺丰的近忧远虑

2024-03-08 16:27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有众多国际投资者活跃于此,H股的公司将更便利得到国际投行和投资机构的研究覆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海外投资者,扩大投资者交流面,从而实现顺丰控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王卫.jpg

  相比A股,H股上市公司能更方便地进行兼并收购,可以境内境外换股且并无强制业绩承诺。换股收购境内标的只需事后备案,便于把握并购机会,可以预见,H股上市后的顺丰能够更自如地收购青睐的标的。

  再说顺丰的花湖机场,鄂州周边资源空间较大,未来可建立起产业群,挖掘更多货量,但可能不是一年两年短期内能看到很多变化,需要一定周期,这就需要定力,不浮躁,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

  四、战略不可模糊

  战略性成长是基于长远目标基础上的一系列中长期投资承诺叠加所形成的系统优势,前提条件是战略本身对于长远洞察是正确的,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义是符合自身且明晰的,企业一定是以解决核心问题和创造长期价值为目标。

微信图片_20200831113909.jpg

  顺丰控股本次拟发行的H股股数将不超过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0%,而不是15%,说明了其本次寻求港股上市的目的,旨在战略意图,而并非仅仅是境外融资。

  顺丰给出了清晰的战略规划,近期目标是,2025年确保业务规模和公司价值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三;远景目标是,将向全球端到端供应链服务发力,成为全球物流行业的领导者,要实现这些目标,顺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综合来看,顺丰计划赴港上市,契合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长期战略目标,这体现了公司作为国内和亚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综合物流企业,致力成为全球智慧供应链领导者的发展战略。

  在当前的形势下,快递企业要修炼内生动能,逆势增长,自身的战略性成长能力是关键点。从过去的机遇型增长向以内生能力为核心的战略性成长转型,快递企业的竞争已经演化成了生态之间的竞争,顺丰当前的具体战略方针是:用中高端快递业务保住基本盘,用国际业务寻求稳定的增长。

  在战略性成长阶段,企业需要以不可撤销的中长期循序投资为手段,去解决问题,创造价值;需要强大准备和投入,促成长期价值增长模式的实现,要有坚实的战略落地系统,推动战略执行的机制。

  当然,就目前来说,实现战略目标,顺丰有挑战,也有诸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近期,以不错的价格,卖掉了亏损的丰网,拿下泰国嘉里快递100%的股份,赴港二次上市,鄂州花湖机场一天连开2条国际货运航线……

  若能成功赴港上市,顺丰将成为快递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同时将进一步打通国内外融资通道,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赴港上市将改善其融资渠道,特别是外部权益融资环境急剧变化的当下,打通国内外融资通道也将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顺丰集团旗下已有顺丰控股、顺丰同城、顺丰房托、嘉里物流四大上市公司,后三者均已在港股上市,生态也比较完善,按2022年收入计算,顺丰控股是中国及亚洲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也是全球第四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综合物流能力使其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标准化或定制服务。

  顺丰的时效快递去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63.5%,有品牌知名度,具有性价比且质量有保证的门到门服务。

  多年来的前期投资已建立的能力将帮助顺丰获取未来物流需求的更大市场份额,而同行无法轻易复制。比如鄂州花湖机场,作为中国、乃至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机场自2022年7月正式投运以来,已成为顺丰链接全球的重要枢纽,形成了一张高效的物流网络,2023年全年,国内、国际进出港货量累计已突破20万吨。

  快递行业,规模几乎决定了成败,对顺丰而言,想要复刻FedEx的成功,必须实现需求的高增长,也就是借由鄂州机场给其带来的优势,抢夺更多的单量。

  卖掉丰网之后,抛掉包袱,加之顺丰当前正处于继续增长的拐点,已经度过了资本支出的高峰期,全面的产品组合推动顺丰市场份额增长,在“健康经营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伴随着资本支出见顶,以及提质增效措施的落地,顺丰盈利能力逐步释放。

微信图片_20201230154858.png

  2024年1月顺丰增速回归,意味着顺丰已经不再简单依赖以价换量,而是更多依靠精细化管理,提升资源匹配度,不断契合新的市场需求。

  结语:顺丰显然还没到打终局之战的那天,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已在A股驰骋多年的顺丰,向港交所发起冲刺,谋求二次上市,不仅筹集资金,还要以此为契机,洞察产业当前发展的脉搏,把握住企业自身的独特基因,以实现其战略野心。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