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快递领域,菜鸟集团推出自营的品质快递——菜鸟速递,服务上对标行业最优,价格上兼具性价比。这个行业最优,当然是指顺丰;年轻一代万霖接管菜鸟,带来了三方面重大突破,即带领菜鸟走向全球化、数智化和物流产业化,建立起了较强的技术壁垒。
海外市场,极兔快递是顺丰不可小觑的对手。在东南亚市场,极兔的均价和成本分别为0.95美元和0.76美元,毛利率达20%,远高于国内。况且,极兔已完成了在港的上市,成为2023年港股市值最大IPO,达到1300多亿港元,仅次于顺丰,日益壮大的极兔必将和顺丰在海外正面对决。
顺丰控股拟赴港二次上市,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出海做足准备,然而京东、菜鸟等物流巨头也在抓紧布局海外市场。菜鸟依托于阿里,极兔傍上拼多多,京东打造自建物流团队,相比之下,顺丰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商流的有力支撑。
面对当前京东系、阿里系不断紧逼,快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顺丰缺少自家电商生态的情况下,在港上市成功打通境内外融资通道,将令其拥有更多的回转空间。
顺丰的焦虑来自国内同行的紧逼,三通一达的中通,2021年、2022年的利润超过顺丰,最近的2023年前三季度,同样超过了顺丰控股,虽然二者模式不同,统计口径有差异,但与顺丰控股相比,中通快递的营收规模,仅为顺丰的七分之一,但净利润与顺丰控股差不多。
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顺丰与中通确实越来越多的贴身近战,这标志着,以中通为代表的电商件之王的通达系在努力“往上走”。比如,中通先后推出了标快及“快弟”产品,快递行业越来越呈现出同质化——顺丰的确更快,但其他快递公司也不慢。
2017年的时效性指标的排名中,顺丰首次在“运输时限”上输给了EMS;2018年,三通一达也相继推出自己的时效件产品,大举攻入顺丰腹地。
随着鄂州机场的建成投用,顺丰在航空与国际方面的布局又将获得一大助力,但圆通在嘉兴布局全球航空物流枢纽——东方天地港,预计于2025年建成;京东货运航空获批筹建,基地为南通兴东机场,计划打造航空货运枢纽 ;中通也想组建货运航空公司,目前正与湖南方面密切互动,很可能落户长沙。
更为重要的是,三通一达,这群从桐庐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正变换着过往的发展思路,呈两大特点,一是高管职业化与年轻化,二是以技术为本。
通达系快递创始人逐渐放权,退居幕后,职业经理人相继挑起大梁:朱晶熙以中通快递执行总裁的新身份亮相,韵达也新设立了“执行总裁”一职,在通达系新一波高管调整中,一批80后走上前台,多位拥有技术背景,彰显出“向技术要效益”的思路,也突出了新技术在快递行业竞争中的关键作用。
快递行业讲求规模经济,而技术是业务开展运作的基础保障,有助于降本增效,并助力快递行业转型升级,技术和业务融合度越高,竞争力则越强。科技已成为快递企业提升物流效率、优化服务体验的重要能力。
中通2023年,同比增长23.8%,实现了22.9%的市场份额,背后是中通采取标准化和数字化管理举措来降低单票成本,通过技术创新保障成本效益最优。
总之,虽然在生态版图布局上,当下顺丰更全面、领先,在快递时效与服务质量上也依然保持着优势,但以中通为代表的通达系,在快递时效、服务方面的进步也不容忽视。
三、定力不可动摇
各个企业有各自的发展策略与节奏,顺丰高管曾表示:顺丰不会单一地对标国内或国际任何一家公司,顺丰走自己的路,这就是战略定力。
快递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时效快递,另一类是经济快递。术有专攻,业有所长,顺丰的长处在于时效快递,需要有这个定力,不能见异思迁,不能被表面现实所诱导,在顺丰的历史上,几次布局电商,都铩羽而归,而今天,还在直播上积极布局。
眼红电商件的新业务,2020年,顺丰成立加盟模式运营,主打经济型和下沉电商快递的品牌“丰网速运”,经营情况并不理想。在连年亏损下,于去年6月以11.83亿元卖给了极兔。丰网与顺丰中高端物流服务的定位格格不入,非其所长,自然经营不理想,而且拖累顺丰整体品牌形象。
顺丰多年的经营已经建立了“品质”“高效”的用户心智,中高端快递才是其基本盘,如果单方面下沉才是舍本逐末,为推进重点发展中高端物流服务主业的战略,顺丰出售了丰网速运,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了试错。
对于顺丰,坚持国际化不动摇,需要一直用创业的劲头来“死磕”,不怕挫折,近日,极兔国际表示因为战略规划调整,小包业务产品将在2月29日全线路暂停运营。
国际业务一直是顺丰追求的第二增长曲线和探索蓝海市场的核心发力点。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顺丰需要继续加大国际网络布局,逐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伴随着顺丰业务持续国际化,搭建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符合公司长期战略,发行H股打造国际资本运作平台,便于进行国际化并购和人才激励,有助于顺丰在更广阔市场构筑核心竞争优势。
王卫说过,顺丰在国际化上,不能比友商走得慢,顺丰不同一般的国际化思路——收购,与别的公司有本质区别。
嘉里物流是东南亚最大的快递公司之一,2021年顺丰收购了嘉里物流,直接继承了对方成熟的本土配送网络,大大提高了顺丰在东南亚市场的服务能力,建立了以亚洲为基地的领先环球的物流平台。
近期,完全收购嘉里快递在泰国的业务,则意味着顺丰跨境物流将扩大在东南亚市场的增长空间,嘉里快递是泰国物流业的龙头老大,每天的业务量超过200万件。
国际业务本来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而且收购、并购也需要大量的财力来支撑,并购泰国嘉里快递,花费了十几亿元人民币开支,二次上市筹资,也有用于国际化收购的考虑。要想国际化,须准备好弹药,顺丰在招股说明书中表明,将有选择地寻求有助于顺丰成为全球物流领导者的战略性收购、投资。
顺丰在香港二次上市,有筹资的想法,更有国际化的考虑,目的是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推进国际化战略。也就是说,赴港二次上市,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出海做足准备,选择了处在世界及亚洲金融中心的港交所上市,为的是要讲好“国际化”故事。
在港交所上市,顺丰控股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取得融资,远远大于增发股份带来的摊薄效应,通过上市储备资金,为国际化战略发展夯实资金基础,有助于顺丰未来抢占赛道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