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仓储机器人选型要点

2023-09-20 16:44

  仓库的核心功能是储存,但关键功能是吞吐,出入库效率是一个仓库价值的关键指标,机器人要聚焦场景,要突出工具属性,从研发阶段就要针对性地考虑仓储的痛点与难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仓库都有不同的难点,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就意味着很难通过一两款标准产品直接匹配仓库。拿AMR来说,不同的行业场景对AMR的技术要求不同,则催生了不同类型的AMR。提升产品与场景的匹配度,是终端用户使用机器人的考量要素之一,自主移动机器人(AMR)经过100多万个生产小时和400万次试验才交付,但很多细节考验会在真正投入使用时才发生。仓储机器人的应用行业正在拓展中,工业制造已成为仓储物流机器人的下一个战场,而制造业包括31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其中每一类的制造环节及流程又各不相同,因此对仓储机器人的需求存在差异。不同的制作工序与生产节奏,导致不同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难以相互迁移,工业制造根据产品生产流程的不同,又可分为许多细分领域,每个细分领域需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 行业应用针对性强,也可以说是定制性高。这一方面,为仓储物流机器人厂商创造了差异化的市场竞争空间,另一方面,要求工业制造企业在选型中要有针对性,针对各自的流程选择相应的仓储机器人,找到对自己从事工业领域持续深耕的仓储机器人企业。各仓储机器人制造商也在向制造行业开拓,例如,至2022年,快仓智能已初步完成了从零售领域到市场空间更广阔的制造业领域的过渡,产品应用超过50个行业,服务优质客户超过700家。针对性还表现在针对场景上。为了在不同的作业场景发挥更高效率,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不同的智能仓储机器人解决方案开始涌现,为了针对更多的业务场景,机器人的载具正变得越来越多样。针对性还表现在机器人在大型仓、小型仓应用不同上,对一些大型的中心仓而言,一次性搬运多个物体可能会比较省成本,但对更多的小仓库而言,会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因此,小仓库在使用“类 Kiva”的仓储机器人时,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从案例看发展,机器人制造商各有优势,因此,要针对案例中的优势,选择适应于用户需求的方案。

  仓储物流集成商,包括中国和外资集成商,具有服务大型国企和跨国外企的经验,能够完成大型自动化仓库的建设;而有的机器人制造商,针对新零售的发展,推出下一级仓库/门店的仓储机器人的分拣、拣选方案。针对性,也是差异性,一些进展较快的仓储物流机器人厂商已经走出了自己的差异化竞争道路。

      3、衔接性

      仓储机器人应用的扩张,体现在众多数量机器人协同作业;仓储基础智能硬件产品越来越与物流系统平台无缝对接,形成业务场景,服务场景的对接,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机器人与仓储物流业务的融合。

640_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1).png

  仓储机器人,要实现其在仓储中的功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个系统。智能仓储机器人须有强大的后台系统支持,比如极智拣选系统包含极智机器人、极智管理系统、标准拣选工位和充电站;海康威视-大型举升式仓储机器人涉及海康威视智能仓储机器人、机器人调度系统(RCS)和智能仓储管理系统(iWMS)三大核心模块。衔接性,既包括多个机器人同时运行时使其井然有序,尽量避免交叉碰撞等状况,也包括人机协作,移动机器人可以和人配合完成货物的分拣,运输,搬运等多个环节,有时智能仓的升级旨在改善人机交互能力。PA-AMR就是人机协作式机器人,与基础AMR相比,PA-AMR可提供更高柔性的协作、更复杂的系统交互和集群控制、更直观的现场信息,包括有关拣货任务订单信息的操作员界面等。PA-AMR更适用于仓储、工业等订单海量化、碎片化、个性化的场景,以及人和机器协作复杂程度较高,如工业线边仓等场景,国外Locus Robotics能够与人协同工作,在保证分拣精准性的同时,提高仓库吞吐量。在国内,人机协作拣选解决方案也已经成熟进入规模复制阶段,采用少量人员与多辆AMR自主移动机器人配合,形成一人拣多车,一车对多人,人车相汇,动态分区智能接力拣货的模式。进一步来说,衔接性,不仅包括机器人和系统,也包括以外的衔接部分,如咨询规划、工程实施、服务体系等其他因素,都关系到客户的综合体验。从整个物流闭环来看,库内功能完善、末端节点建设、智能设备(如机器人)的应用、信息化和智能化(云仓储、大数据、物联网)提升等需要全盘考虑。

640.jpg

  国外inVia Robotics提供了一个自动化的交钥匙系统,通过适应现有的工作流程来提高客户业务效率,而无需公司重新配置地板或更改货架,它的机器人与仓库管理系统(WMS)和企业资源计划(ERP)解决方案无缝集成,是衔接性较好的范例。

     4、浸润性

     机器人产业与无人仓储物流正在通过跨界连结,整合协同更多利益相关方,无限推动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客户作为应用方而浸润其中,共同推动着仓储发展。随着传统分工模式,协作服务模式发生转变,终端用户成为解决方案的参与者与决策者。用户引入机器人进行任务工作,但落地应用需要与机器人供应商之间不断协商,策划方案,才能进行决策,甚至为了更好适应产链输出,终端企业用户成为部分环节的生产者。

京东飞马.jpg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