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当前,冷链业务最大的核心壁垒是全国网络模型。所以我们认为,只有具备全国型冷链网络模型的企业才是具有强竞争力的企业。这一点可能跟很多冷链人的看法完全不同。目前,中国冷链行业依然处于起步阶段。疫情之前,整个行业流通都是以整车大票为主,整车大票重点服务是从一批到二批的路径。现在疫情改变了整个零售端口,大量零售平台、传统零售商、像思念、三全等,都在改变自己的零售方式。近1-2年,零售端发生变革使得整个冷链行业也处于洗牌重来的发展状态,冷链行业格局被打破。之前已经从事5~10年,甚至大家觉得保有网络认知优势、品牌渗透早于我们的顺丰、京东也没有全国型落网,他们地县渗透能力也不足,这也是直营模式决定。零售变革必然改变流通方式,而流通方式的建立是由每个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布局来决定。现在为止,没有一家企业做全国网络模型。我们现在都在初始全国冷链网络模型发展阶段,都处在同一起跑线。在这一阶段,很多原始区域型小冷链公司会面临巨大生存压力、甚至被淘汰,主要是零售端变革的特性所决定,它对网络的需求会更加聚焦集中。对于中通冷链而言,只要具备有原始对应网络基因的企业,都有可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有可能在这个赛道上。

驿站:同一起跑线下,中通冷链如何快人一步?杨帆:现阶段冷链市场的发展就像回到快递初期。顺丰与京东都属于直营模式,他们有他们的市场份额与优势,而在这之下他们也有一定劣势,比如,顺丰与京东原来扩大整个网络优势的最大竞争点是时效,但冷链市场可能不像快递市场,可以将他们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冷链市场经历多年发展至今,时效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快递市场,顺丰可以通过飞机快速奠定时效基础,然而在冷链行业,飞机没有冷仓,只有陆运。我们都属于同一起跑线,所有人都在陆运上拼。此时的竞争,就是比谁的网络密度更密、直达线路更多。中通冷链很有优势,我们效仿集团发展路径,把陆运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