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最后一波红利?视频号打通“最后一公里”

2021-01-21 10:55

 

作者丨解夏  编辑丨及轶嵘  图源丨摄图网

  微信,腾讯拿到的第一张移动互联网船票,到2021年1月,已十个年头。

  坐拥庞大生态,微信也并非高枕无忧。微信及WeChat合并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12.1亿,海量数字的背面是国内用户增长见顶。以抖快为主的短视频平台保持高速增长,长视频、游戏等都形成对微信使用时长的侵蚀。

  微信必须将用户注意力重新聚焦,视频号就是它落下的战略一子。

  公历年的岁末年初,可能是腾讯微信团队最喜欢的时辰。微信诞生于2011年1月21日,每年最重要的微信公开课也都选择在1月举行,许多重要功能也都在1月份发布,如微信红包、小程序、时刻视频、视频号。

  今年1月,微信视频号一周年。它不仅要重塑短视频,更重要的是,它还将重塑微信的商业生态,重塑电商秩序。

        视频号,与抖、快不同

  短视频一直是腾讯的一块心病。

  2013年,腾讯上线短视频应用微视,但运营不到4年就被关闭。腾讯误判了形势。2013年,快手上线,2017年,字节跳动旗下抖音诞生,抖快迅速崛起,用短视频将触角伸入腾讯腹地。

  于是在关闭10个月后,腾讯重启微视,并上线闪咖、MOKA、Yoo、音兔等十余款短视频应用。

  内部海量短视频应用中跑出一款就足够,但腾讯未能以量取胜,生猛抖音耐打也能打,用户规模增速空前,腾讯旗下十余款短视频应用逐一落败,唯有微视存活至今。

  一系列操作下来,腾讯没有短视频基因的印象刻入大众脑海。

  既然已有前车之鉴,腾讯为何还对短视频存有执念?号榜创始人吴小明对创业邦说,5G时代一定有一种主流网络语言,社交领域的短视频不可或缺,短视频门槛低、内容形态丰富、平易近人,对于腾讯而言,要布局5G时代,就意味着它一定要做好短视频。

  作为目前为止微信生态里最后一块拼图,视频号所承载的重量是无可比拟的。与微视不同,视频号无论从上线时间点、产品形态,还是商业模式都更为成熟。

  2020年1月,微信视频号上线,这个时间点值得回味。在此之前,短视频赛道高速发展,抖音、快手已拥有庞大的用户群,用户使用习惯已被培养,同时,形成了广告、直播打赏、直播电商等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

  此前很多领域的布局中,腾讯的进场时间不是最早,也不是最晚,而是选择在市场规模形成、用户习惯养成以及商业模式被验证的时间点,恰到好处,后发制人。视频号进场时间也依此路径,这是腾讯擅长的操盘法。

  从使用习惯来看,视频号也与抖音、快手有明显区别。“举个例子,原来我们家小区没有大型超市,周末购物需要去两公里之外的沃尔玛,去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家楼下开了一家华润超市,跟沃尔玛规模差不多大,同样的逻辑,你觉得我还会去沃尔玛买东西吗?”

  吴小明认为,视频号就是开在微信里与我们联系最为紧密的一款“楼下的产品”。

  从流量角度来看,视频号一出生就继承了微信12亿用户的巨大流量,堪称“流量届的王思聪”,这点是创业风格的微视无法比拟的。“即便微信不推出视频号,这些流量也在那儿,就看怎么将流量用起来。”

  不知从何时起,用户使用时长被纳入互联网企业新的衡量标准。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短视频的用户规模8.18亿,用户使用率达87.0%,截至2020年6月,短视频以人均单日110分钟的使用时长超越了即时通讯。

        《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尽管视频号是腾讯在短视频赛道的扛鼎之作,外界认为它肩负与抖音、快手抢用户时长的大任,不过从腾讯各个口径中,并没有将“用户时长”作为导向,张小龙说微信永远都不会把用户停留时长作为目标,不会以用户停留时长衡量App。

  一份微信内部的PPT显示,视频号的理念包括:做对用户有价值的事情,用户价值是第一位的;“去中心化”的产品理念;任何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用完就走,但想用还会再回来;我们的规则只是“哪些不能做”而已。

  以此理念延伸,视频号诞生之初就与抖音、快手以及微视不同。

    

        原生文化:视频号之根

  吸取微视失败经验,视频号最初进行了冷启动,最初入驻的都是权威媒体与机构,尽管也有明星入驻,但流量倾斜相对平衡。

  陈智平此前是一位老师,从学校辞职后,与朋友一同创办蝌蚪课,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创作视频内容,微信视频号上线后,他开始在视频号上更新。

  一年来,视频号小步快跑,版本迭代速度极快,陈智平几乎要忘记最初视频号的样子了。在他的印象里,抖音、快手的氛围更偏向于动感的音乐,看完会“爽”,但在视频号里,蝌蚪课推荐的经典音乐内容很受欢迎。

  蝌蚪课最开始的内容播放量屈指可数,但后续通过内容改版,以及视频号入口更新、与微信其他功能打通、朋友点赞以及自然传播,短短几个月内,粉丝增长了几十倍,产生多条10万+内容,并且这些爆款内容的数据目前依然在增长。

  “公众号上的文章,上个月发出来的,现在肯定没人看了,但视频号不一样,因为有人不断点赞,它会重新被挖掘出来,就好像我们六七月份的视频,现在每天都还有人点赞,播放量一直在增长。”陈智平说。

  众多与陈智平一样的内容创作者都是视频号的原住民,他们勾勒出视频号最初的轮廓。

  视频号在很多小细节上保留了对内容的诚意,例如与公众号文章开篇显示发布时间不同,创作者在视频号里发出的视频并不会显示发布时间。这样做,用户注意力不会集中到内容发布时间的新旧上,相反会更聚焦于内容本身。排除时效性因素,很多优质内容可以获得充足的沉淀,因此产生长尾效应。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