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税纵谈:危险的现金流

2020-02-18 14:05

  图 / Pexels “别人觉得你有钱,你也觉得自己有钱,两端的人都来咬你。”合作方的逻辑是,“你不是赚利润的,你是赚估值的,你赶紧把钱给我,我抓紧给你拿去卖,帮你把市场做大,把估值做大,去赚投资人的钱。” 这种模式的最大风险在于,一旦融资跟不上,或出现突发的不可抗力事件,现金流可能会瞬间断裂。 而在以强现金流著称的教育行业,因为老赖的存在,也让行业时不时爆发现金流告急事件。 教育、健身、会员制等都属于预付费模式,先把钱收上来,再提供服务,现金流非常好。但这种模式的风险在于,创始人卷款跑路,将企业的资金挪为己用,企业的现金流被抽干,从而暴雷倒闭。 总之,企业经营过程中,处处是现金流陷阱。“事实上即便没有这次疫情今年也会是现金流之年,现在只是疫情把现金流的重要性又放大了10倍而已。”王冉表示。

 

  找钱,想尽一切办法找钱

  找钱乃是当务之急。 找投资机构融资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优先选择。但疫情之下,融资环境已今非昔比。 在扩张阶段,前赴后继的VC机构不断加注同一个赛道,企业也许不需要考虑自由现金流的问题,“我三个月之后就可以纳斯达克上市,我IPO就可以马上融到3亿美元,我虽然手里一分钱没有,但我的未来很值钱。” 汪泽其说。 但是在大风大浪和灾难性的时刻,投资机构变得更加谨慎,企业的业绩也会打折扣。首先是融资周期被大大拉长。 泰合资本郭如意表示,市场大环境在前两年就已经发生根本改变,疫情只是加剧这一趋势而已。他建议企业“至少假设3个月业绩是低于预期的,至少留足6个月的融资期。” 易凯资本王冉称,所有原本计划节后启动的融资,由于疫情的原因真正能够对外启动很可能要到3月,交易完成几乎肯定要到下半年。 其次是融资的估值要打折扣。 “没被Uber和WeWork打下来的估值这次很可能会被冠状病毒打下来。”王冉表示。 汪泽其认为,即便部分企业能迅速从疫情中走出来,但三个月之前的乐观预测也一定会打折扣,“严肃的、职业化的、专业的管理人员一定会打折扣的,这叫做未雨绸缪,否则的话就变成赌徒了。” 最好的融资时机,是企业业务蒸蒸日上、迅猛发展的时候,“在不需要融资的时候去融资,这是最好的融资。”汪泽其说,“很多人愿意锦上添花,不愿意雪中送炭,这是人性。”另外,早期投资机构也很难接受新一轮估值低于前一轮估值的情况,“内部对LP的解释过不了关。”

微信图片_20200218141152.jpg

  图 / Pexels 找银行贷款是一条出路吗?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此前公开宣称公司现金流只够再发三个月工资,换来了银行4.3亿元的授信额度。银行真的会出手救急吗? 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尤其是互联网公司,从银行贷款基本不现实。多位创业者对燃财经称,银行需要抵押物,最喜欢的是不动产抵押,其他形式抵押的贷款利率又很高。 “没有抵押基本很难,‘鼓励给民营中小微企业贷款’是一句可行性不高的空话。”汪泽其说。“融资这件事上,中小企业创业者除了开源节流,就两条路,一是大股东想办法筹钱,二是等死。最愚蠢的是拿个人房产去抵押。” 对于中小企业的创业者而言,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创业者,公司没有实物资产,有的只是商业模式,以及手中的股权。但在疫情之下,在企业上市之前,股权抵押融资并不现实。“对于银行而言,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的股权,就是一张废纸,无法抵押。”有创业者说。 这是一场大考,疫情面前,现金流紧缺的企业,将首先感受到这个冬天的寒意。只有那些现金充裕、能融到钱的企业,才能安稳度过这次危机。 电影《芙蓉镇》里有句经典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春天,总会来的。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