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店、裁员、破产的声浪一波高于一波,这似乎让玩家和资本看到了该行业繁荣背后的真容。
生鲜电商正陷入一场“生死局”。
一直以来,生鲜都被认为是电商领域的最后一片蓝海。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曾说:“得生鲜者得天下,电商的最后一个堡垒就是生鲜。”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也显示,2018年这一市场交易规模突破2000亿元;预计未来3年,仍会保持年均35%的增长率。
近几年,资本对生鲜电商的青睐同样在印证着“蓝海论”。据不完全统计,生鲜电商起风7年,上千亿的资金疯狂涌入,仅仅是2018年,国内22家明星生鲜电商就拿到了120亿投资。巨头电商和新手也纷纷入局,今年4月,首家1000平米的盒马菜场在上海盛大开业,随后,苏宁菜场、美团买菜功能也接连上线。
但是最近,生鲜电商平台频频 “暴雷”,关店、裁员、破产的声浪一波高于一波,这似乎让玩家和资本看到了该行业繁荣背后的真容,不少人对于生鲜电商的前景开始持悲观态度。
不过,对于生鲜电商行业的复盘及其未来的探索并未停止。多位投资人表示,随着大众逐渐接受线上购买生鲜的观念,生鲜赛道已逐渐发展为流量巨大的“线上菜场”,接棒外卖成为本地生活第二战场。
行业竞争还在持续升级,要在这场“生死局”中实现突围,亟须加快实现自我造血能力。
01
风口之下,“尸横遍野”
2019年以来,生鲜电商“伤亡”惨重,行业里几乎每个月都有坏消息传出。
4月,美团旗下小象生鲜宣布关闭无锡及常州两地的5家门店,只留北京两家。
5月上旬,估值已超过10亿元的“鲜生友请”宣布其全部门店“暂停营业”。7月,一张逮捕令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带走了鲜生友请的董事长张知豪以及吴明明等5名管理层,至此,该平台的全部门店关闭。
同一时间,易果生鲜下属企业安鲜达被传与天猫、菜鸟共建的生鲜冷链业务合作已经终止。尽管当时易果生鲜表示“终止合作”这一描述是不准确的,安鲜达与菜鸟、天猫仍在多项业务上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也将继续合作。但不久后,易果生鲜员工爆料其两个月延迟发工资,安鲜达将于10月底全面解散的消息再次不胫而走。
10月,总部位于漳州的“迷你生鲜”被爆欺骗消费者,欺骗会员。随后,迷你生鲜发布声明称,因经营不善、长期亏损,已经暂停运营。随后发起退款计划,自2019年11月15日起,共计分为24期进行还款,直到还清每一个人的每一分钱。
11月下旬,曾屡次被曝出资金紧张的“呆萝卜”终因烧钱过快而陷入资金泥潭,如今尽管其部分门店已恢复营业,但有观点认为,呆萝卜经此一事后失血过多,继续运营恐步履维艰,未来或许仍岌岌可危。
与呆萝卜被曝出公司内部“洗钱跑路”的丑闻相比,社区生鲜妙生活已于上个月清算完毕,没有拖欠钱款,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战场。
进入12月,生鲜电商暴雷的节奏明显加快。
12月6日,估值超过8000万的生鲜电商吉及鲜召开全员会,CEO台璐阳宣布公司融资失败,要大规模裁员、关仓。
11日,主打净菜配送服务的生鲜电商“我厨”被曝暂停服务,其官网及APP一度无法正常打开,目前虽已恢复使用,但大量商品仍显示“已下架”。
12日,“易果生鲜”则第三次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达1411万元。易果生鲜方面对此回应称,因所涉及的业务标的较为特殊,履约方式等商务细节安排尚未达成一致才被列为被执行人,但目前双方的商务细节谈判已初步达成共识,会尽快解决该事项。
值得一提的是,“我厨”为“易果生鲜”运营主体全资控股的平台,而后者则为不折不扣的阿里系生鲜品牌。这表明,“寒冬”之下,即便是背靠巨头也难以保证始终维持良好的运营。
02
山巅到谷底,烧钱“打飞的”
回看这一年倒下的玩家们,“永远别低估生鲜的烧钱速度”,成了这个行业的一句箴言。
以呆萝卜为例,今年6月,其才宣布完成由晨兴资本、高瓴资本领投的累计6.34亿A轮投资;今年9月,被胡润中国认为有望成为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但仅时隔不到半年,呆萝卜就遭遇资金链断裂的窘境。
据了解,呆萝卜在快速扩张的几个月时间里,曾不间断地招人,最高峰时总部人数超过500人,分公司覆盖的19个城市,几乎每个都有100到200人。期间,门店也迅速增加到1000多家,最快时,1个月可以开100多家。
为了在短时间内铺开业务,优惠和补贴紧随其后。“前段时间猪肉涨价,但是我们是按照5折去卖。”呆萝卜前员工介绍称,折扣和一些促销活动都由平台和加盟商承担,结果就是持续亏损,只能不断寻求投资方填坑。
直到今年7月,呆萝卜开始第一波大裁员,曾经一个月100家门店的目标不再继续,局势从开城变成了关店。往后的几个月,裁员不断,开城停滞,直到11月份暴雷。
对于这个结局,呆萝卜创始人兼CEO李阳承认了自己烧钱的错误方式。他坦言:“我们对增长的预期与需求太高,低估了生鲜的烧钱速度,以至于消耗过快,这是我们用错的地方。”
无独有偶。妙生活CEO邹志俊谈及关店原因时也表示,尽管今年获得了2亿元融资,但随着扩张开店,公司面临现金流紧张。他说:“100多平米的店铺租金,在上海的话平均要三万五左右,再加上其它费用的话,七八万左右。”
除了将门店从50平方米扩大到100平方米,妙生活的产品品类也从水果逐渐增加到蔬菜、蛋类、肉类、水产等。更甚者,妙生活一直在烧钱组建自己的物流团队,这对于一家还靠资本输血的创业企业而言,是难上加难的。要知道,今年就连已经上市的唯品会,都关闭了自营的物流业务转而跟顺丰合作,足见自建物流的成本压力。
事实上,不仅是呆萝卜和妙生活们,整个行业都处于舍命狂追的状态,头部玩家也在迅速扩张抢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