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下沉 滇西农产品上行

2019-12-20 14:50

  如果说固东镇是腾冲乡镇级快递整合的代表,那么滇滩镇腊幸村综合服务中心则是村级快递整合的示范。“腊幸村是保山市第一家村级快件分拨中心。”保山市邮政管理局局长赵麟介绍,“把村级快递服务站设置在腊幸村,是因为该地处在滇滩镇的中心,人口较为集中,可以辐射半径2公里内外的其他建制村,网络覆盖更加合理。”

  在农村快递企业整合资源的同时,保山市也着力打造保山本土龙头寄递企业。保山圆通快递与保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立了云南人自己的快递品牌“虹昌快递”,从事省内快递业务经营。计划于2024年在保山市60个乡镇、500个建制村增设分支机构和末端网点,打通快递“最后100米。”

image.png

  2018年网售宾川水果累计9000多万元。

  电商培训带动创业 新模式让冬桃成“网红”

  云南的秋色是火红色的,在中国甜柿之乡——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的庭院里、田野上,一颗颗柿子红得耀眼。据介绍,蒲缥甜柿产量高、品质好、光泽度好、个头大,每亩产值可达3万元。目前,蒲缥镇甜柿种植面积已达15000余亩,2019年新植9000亩,预计到2020年全镇实现甜柿种植面积达30000亩。

  11月5日18时,记者来到蒲缥镇王头寨社区清牌果业收购点,收购员忙着将箩筐内的柿子挑拣分装,韵达、邮政的收件员仔细核对后将甜柿封装运输。

  “深秋时节,柿子在全国的供应量下降,价格自然就高了,现在一斤甜柿大概七八元。”保山韵达负责人赵在信说,“8月份到10月底,我们利用快递和自有的电商平台帮助农户卖出甜柿近300万元,除了收取快递费,所得利润直接让果农受益。”

  当天傍晚采访时,杨三寨村西山脚村民胡淑亮将从地里采摘的甜柿运到这里。他告诉记者:“以前,只能挑着担子去集市卖。现在,通过快递电商销售,我们的甜柿不仅销路广、价格高,而且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据介绍,蒲缥镇种植甜柿农户有315户,通过电商销售,户年均增收约2000元。目前,该镇扶贫车间果蔬分选、包装、冷冻仓储项目基地正在建设,建成后可解决部分贫困户务工问题。

  满山的树木郁郁葱葱,云南的秋色也有春之碧绿。当下正是大理州宾川县鸡足山镇冬桃的采摘季。“非常甜、非常脆,现在就可以下单。我们的‘宾果儿’冬桃是直接从田间地头采摘后发货的,省内三天就可以到。”“双11”之际,在鸡足山镇冬桃园,爽馨旗舰店工作人员张卫凯通过淘宝直播的方式销售冬桃。她告诉记者:“原来依靠传统销售方式每斤1.5元左右,现在网络销售平均溢价3元以上,电商真正让果农受益。”

  糖心苹果、沃柑、阳光玫瑰、火龙果、石榴……位于苍山洱海以东、金沙江畔的宾川县是中国水果之乡。张卫凯口中的“宾果儿”是宾川县域公共品牌。宾川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汝荣介绍:“近年来,我们以电商培训为抓手,成为了培养贫困地区电商人才的‘播种机’,帮助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打开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农特产品电商运营部入住企业、团队达到40个,创建宾川籍淘宝店铺300多家,移动电商(微商)从业人员3000多人,从事淘宝直播销售的宾川主播30多人, 20人申请创办了电商公司,带动创业就业2000余人,2018年网售宾川水果累计9000多万元。

  宾川县电子商务协会还与县内快递物流企业签订“低价、优质、优先配送”协议抱团集单发货,与上海九曳物流签订“同城配送”战略合作协议,物流费用大大降低,配送时效进一步提高。

  云南的秋天五彩斑斓、飘香四溢,除了果香,茶香、咖啡味道也让人留恋不已。高黎贡山茶、保山小粒咖啡以独特的品质享誉世界。近年来,茶业、咖啡产业纷纷与邮政快递企业合作,利用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将产品快速、安全快递到消费者手中。11月5日,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亚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去年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双11’当天卖出3000单,今年各大电商平台玩法越来越多元,大量农产品加入‘双11’成为一大趋势,我们将抓住这一机遇。”

image.png

  云南省邮政管理局、云南省邮政分公司挂钩帮扶得底么村,并逐渐加大扶贫力度。

  “小生产”对接大市场 贫困山区日子变了样

  11月7日一早,记者一行从大理州出发,经过三个半小时的盘山路,终于到了宾川县平川镇得底么村。这里距县城86公里、距平川镇政府31公里,越往山里走道路条件越差。不来得底么,很难想象这里也是“风、花、雪、月”大理州的一部分。车子驶进村委会,记者看到几位村民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加工农产品、有的对加工好的农产品进行打包、有的在处理销售订单。

  记者实地走访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发现,得底么村海拔跨度2000多米,物产丰富,但是长期以来村民“商品”意识较差,且受限于交通条件,产品大多自给自足。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23户,923人仍在贫困线下生活。为此,云南省邮政管理局、省邮政分公司挂钩帮扶得底么村,并逐渐加大扶贫力度。资料显示,2014年退出45户202人;2015年退出23户117人;2016年退出60户241人;2017年剩余贫困户已全部退出。

  “以前村民的土鸡只能到集市上去卖,等一天也卖不了几只。2016年,我们帮助成立了得底么村核桃营销专业合作社,并搭建了‘邮乐网’‘优帮帮’等电商交易平台,将网上订购的当地农特产品送往宾川、昆明等地。现在,一只土鸡平均能卖到100元。”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云南省邮政分公司派驻得底么村驻村第一书记许瑞说。

  随后,记者来到得底么村羊二坪小组村民高衍凯的家,房屋宽敞、窗明几净,俨然新农村新农民,但在两年前,这里卫生状况较差,臭气熏天。高衍凯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以后,种养殖的东西有了销路,村民还可以在合作社做临时工,一年下来收入近10万元。”

  在电商平台“优帮帮”上,得底么的产品销路很好。村民吴建琼说:“我主要卖核桃、花椒,以前这些都是烂在树上,做了电商之后成了宝贝。”记者查阅订单发现,既有宾川、大理、昆明的本省的消费者,也有北京、上海、浙江等的省外订单户。

  这些变化的取得没有人比许瑞更清楚:“为实现精准扶贫,我们根据得底么村实际,走出了一条‘互联网+党建+扶贫+N’的新路子。”扶贫干部帮助搭建的得底么农村电商销售平台,通过村里找产品、线上找流量、平台做支撑、供应链做保障的模式,让农民的“小生产”能够对接大市场,解决了“把农村好的产品卖出去”的问题。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