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视角下的前置仓研究

2019-12-09 15:34

  核心观点

  1)前置仓的本质是:基于消费者体验和供应链的一种“投机式”妥协,但本质依然是供应链动作;

  2)说它“投机式”是因为它刚好可以拿来实现快速送达,作为消费者体验的卖点,但财务可行性方面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这反映为整体现金流可持续性的巨大不确定性,而这一点,决定生死;

  3)不管是每日优鲜的“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还是叮咚买菜的“城市采购+社区前置仓”都是成本核算后半段,它的前半段,取决于农业产业链和冷链物流的既有格局和刚性成本,也即,基于商业本质的“买和卖”,“买”的这部分成本,是由现有的产业链格局决定的

  4)每日优鲜是“重资产”+“劳动力密集型”+互联网,绝不是互联网+;

  5)如果生鲜电商坚决和“四毛买进,六毛卖出,减去费用赚一毛“这种古老的,庸俗的商业常识划清界限,一味地期待通过补贴获客,社交引流这种“技”来to VC,那么,盈利,依然是充满未知的美;

  6)对于冷链的投入,将是最终决定因素,但其成本,是极其高昂的;

  7)由于其高昂的成本投入和较长的回报周期,叠加巨头在产业链条上的整合并购布局需求,决定了生鲜电商将是巨头主导,基于零售整个产业链条下的产业整合;

  8)产业链思维依然是商业致胜不可回避的话题,因此,广泛布局的前置仓,并不属于规模效应的体现,而是成本极度增加的体现,而这种期待大规模的前置仓布局能够摊薄成本,叠加营业收入不断增长的假设,是危险的,因为营业收入的增长,不完全取决于前置仓的密度,相反,这有可能是一种“中国式产能过剩”

  9)巨头基于自身主业的资源整合,是引导生鲜电商理性发展的必经之路,而所谓线上线下的融合,并不是线下资源和线上工具的简单叠加运用,同样的门店资源,便利店和前置仓,以及特大卖场之间基于冷链,消费者体验,商品品类,购物场景,共同的目标消费群体等因素,在财务上实现可行性,才是正确的商业动作;

  10)生鲜食材的送货上门,本该是一种近乎“奢侈”的购买需求,在每一个家庭的三餐背后,每一次的吃饭背后,每一桌饭菜的背后,每一种蔬菜的背后,是中国极其分散的上游生产格局,巨大南北东西饮食习惯差距,叠加极其需要升级的冷链物流现状,这三点,已经让中国的生鲜电商历经10年依然无法持续盈利,根本的原因在于,营收无法覆盖刚性成本;

  11)当然,共享单车因其巨大营运成本,也本该是“奢侈”式的消费种类,但我们见到的场景是:一地鸡毛,一堆破单车,一直在赔钱,一拨老赖,一种叫做“退不出来”的押金和一种对共享经济的担忧

  12)灵魂一问:如果在现有的生鲜产业链格局下,无法切实提高营业毛利率,比如无法更大范围的扩大营收,或者无法大范围的提升单价,就只能考虑收取配送费用,以实现成本的全覆盖,但如果收取高额的配送费用,大家为什么就不能自己走到店里去买呢?

  一、供应链视角下的前置仓解读

      (一)前置仓概述

  前置仓,作为近年零售行业较为热捧的仓配模式,是电商业、综合商超企业为了让货物离消费者更近、提高配送效率,推出的一种仓储解决方案,这种模式也为流通供应链的升级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前置仓是供应链末端最靠近消费者的一个节点,整合优化供应链上游品牌商资源,服务供应链终端消费者,以主打生鲜商品为主的前置仓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也使得流通供应链创新升级,呈现出架构优化、长度变短、可视度更强、随需应变等诸多特点。

  (二)前置仓主要类别

  目前商超企业、电商企业等都在布局前置仓,从供应链的角度研究,本文将前置仓分为两类,分别为垂直一体化式和横向整合式。

  1.垂直一体化供应链的前置仓

  随着零售模式的不断迭代,供应链开始向精准简短有效优化,零售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核心,纷纷舍弃中间的冗长环节,大量货物采取从源头直采模式。此模式下的前置仓,通过对订单数据的有效分析,得出精准商品需求量,通过流量垂直一体化地自下而上运作供应链,协调上下游企业为消费者服务。此类前置仓可以分为两种来具体研究。

image.png

        (1)“店仓一体”的前置仓模式

  “店仓一体”的前置仓即所谓的明仓,通常为前店后仓的模式,线上线下完全融合,一套库存有应对门店和配送到家的两条链条出口。此模式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可以提供消费者多场景的购物体验,线下引流,线上体验,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不过,门店要求面积较大,一、二线城市选址困难,扩张速度慢。

  其典型代表,如阿里旗下的新零售网红“盒马鲜生”,门店通常选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商圈周边还会有多个社区,盒马鲜生店面通常在4000m2~6000m2之间,后仓与门店经营面积比大概为1:2。盒马鲜生店最引人注目的是时刻在悬挂链下运转的拣货袋,这个设计大大提高了拣货的速度和效率,保证了最快30分钟为客户送货到家的送货到家体验。

  (2)“纯粹仓库”的前置仓模式

  “纯粹仓库”的前置仓即所谓的暗仓,没有线下店面作为依托,在靠近消费者的地方,选择合适的区域租100m2-500m2空间用作商品的临时仓储、分拣、打包和配送,比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等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生鲜是核心品类,通常覆盖周边3公里范围,1小时送达,这是目前前置仓暗仓的主流配置。

  以每日优鲜为例,每日优鲜店是实践前置仓最早的生鲜电商企业,目前已在20多个城市建成1000多个前置仓,其中北京300多个,通过精简品类,实现了供应链原产地直采。此类前置仓没有线下店面的销售功能,对选址要求偏低,租金成本较低,具备快速批量复制性的特点,当前置仓数量足够多时,可以具备掌控供应链的话语权。

  2.横向整合式供应链的前置仓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