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打开商业操作系统的大门

2019-09-16 10:29

  1985年,比尔·盖茨创 办的微软,上线了了Microsoft Windows1.0——接下来的几十年,Windows让个人电脑在全世界实现了普及。2007-2008年,苹果开放的iOS系统和谷歌主导的安卓系 统,让全世界登陆了智能手机时代。上述操作系统能成功,背后的原因都有章可循,这也是阿里OS必须遵循的关键原则。一是开放。开放,是Windows在 1985年前后打败苹果MAC操作系统的原因。乔布斯对 MAC系统的定位是封闭的,“我们是为自己制作Mac。”——这样的傲慢,导致MAC退至小众市场,乔布斯也被赶出了公司。盖茨则反其道为之,结盟英特尔 以及各家PC厂商,最后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开放,是阿里身为平台的基因。阿里OS在对应用的接入上,也是彻底开放的。“原生应用”即阿里系业务,涉 及到电子商务、生活服务、文化娱乐、金融科技、技术服务、物流服务、健康业务等,足见阿里自有业务的丰富;而“预装应用”,则是阿里投资的战略伙伴,如银泰等新零售伙伴,微博等 战略合作伙伴;“第三方应用”即阿里数字经济体中的各种角色,包括商家、零售服务商、物流合作商、金融合作商、内容合作商、营销合作商等等。典型如蚂蚁金 服。过去,支付宝曾经挑战四大银行,声称要颠覆传统金融机构。到了2017年前后,蚂蚁金服开始收回金融触角,只做Tech,帮金融机构做好Fin(金 融)。其二是不断迭代。尽管微软在PC时代一家独大,但却错失了整个移动红利。“我犯过最大错误是没让微软开发出安卓系统。”盖茨为此悔恨不已。过去20 年,阿里操作系统至少经历了三次大迭代,分别适配PC时代、移动时代、新零售时代,DoubleH(快乐、健康)、五新、IoT等公司级战略,不断嵌入。 操作系统第三个特点,是生态。一个成功的OS,必然要构建一个良性的庞大生态。iOS和安卓生态中的APP数量已经超过了100万,供应端的海量应用和需 求端的海量用户,与身为平台的操作系统,形成了稳定的金三角关系,后来者几无赶超可能。阿里巴巴经济体,目前活跃用户已经超过8亿,链接数千万家大中小微 企业、政府、NGO,即将达成一年一万亿美金的消费规模,超越了亚马逊和eBay之和。未来阿里要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1000万家盈利中小企业,一年 达成10万亿交易额。这个超级生态,既是阿里操作系统良性运转的结果,同时也成为了不断反哺阿里操作系统的既有优势。第四个特点,是融合。一台没有操作系 统的裸机,就是一堆没有生命特征的元器件组合。操作系统如同一个运筹帷幄的超级大脑,让这些元器件苏醒、激活、协同,让其各司其职。阿里操作系统的融合, 体现在其不同BU之间的边界坍塌,业务场景的高度协同,数据在经济体内外的自由流动。比如,优酷的年度大剧《长安十二时辰》成为国民爆款之后,开始反哺于 阿里的电商、差旅、外卖等业务,淘宝上对火晶柿子关键词的搜索增长了20倍以上,饿了么上的北京水盆羊肉外卖订单量环比增长133%,飞猪上西安相关景点 预定量同比涨了三成左右,等等。操作系统第五个能力,是复制。Android用户超过了20亿,iOS用户过了10亿,Windows系统的用户两年前就 到了15亿——底层操作系统具有普世性和普惠性,既能适配不同硬件终端,也能轻松跨越国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阿里巴巴操作系统也是如此,马云从3年前 就开始游走于全球各国,推广其eWTP构想,试图铺设一个“全球买、全球卖、全球运、全球游、全球付”的无国界网络。当阿里经验复制到全球时,只需针对本 地情况做些优化,就能“畅行无阻”,比如,阿里正在把其经验、能力、资源输出给东南亚最大电商Lazada。阿里8月发布的财报显示,Lazada已经连 续三个季度实现了超过100%的同比增长。过去20年,阿里正在不断更新其操作系统,但其初心始终未脱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3测试阿里“OS”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