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数科CEO陈生强
“我们有一套原则作为基础。当年,我问老刘对我有什么要求,他只提了两个:第一,把这个行业里最脏、最累、最苦的活干了。第二,如果你可以赚100块,你只能赚70块,剩下30块分给供应商、让利给客户,或者分给员工。”
2018年11月,京东金融正式更名为京东数科,并做了进一步的产业升级。新架构下,京东数科包含五大业务板块:数字金融、智能城市、数字农牧、数字营销、数字校园。
例如,在智能城市领域,目前主要有三类公司:系统集成商,主要卖硬件和系统;云服务提供商,靠卖云变现;而京东数科是第三种,做城市操作系统。
京东城市总裁郑宇曾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城市计算负责人,也是几乎所有大公司纷纷争取的核心人才。之所以加入数科,是因为陈生强对于京东智能城市的定位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老陈对于商业和行业的思考非常深,他希望京东城市的格局一定要大,甚至以后成为再造的数科,可以拆分出来独立上市。”
虽然数科和物流业务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廖建文坦言,在创新方面京东仍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在大的产品创新上很成功,但基于小业务的创新反而没做出来。有很多业务其实京东很早就看到了,比如IoT、智能音箱,比如社交电商。
接下来,京东希望可以在各个维度上都实现裂变和突破。例如目前的8个BU中,廖建文认为云和健康都有可能实现千亿市值。
在雁栖湖会议上,京东云被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级别。一方面集团业务要尽可能地完成“上云”工作。另一方面,2020年要将京东云建设成为国内云计算的前排主流玩家。“云的建设将是一件举全公司之力的事情。”廖建文透露。
此外,已有条线上的业务创新同样不能放弃。拿商城来说,突破就是要触达多元化的销售场景。
例如京东企业业务,目前在企业电商化采购市场占比已经超过了50%。这就需要对决策、需求、履约、结算等场景进行重新梳理,虽然过程复杂,但上升空间极大。
新通路也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业务模式。通过改造前端百万家夫妻小店,不仅可以帮客户提供货源升级服务,还可以与渠道商、品牌商共建零售体系,既带动了前端供应体系,又能获取线下的数据和场景。
商城开拓的C2M、包销定制、独家新品等方式,协同物流和智能供应链系统能帮商城的客户更贴近用户的需求。另外,“京超计划”、开普勒项目等,也在与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共建生态,并撬动内容层面的营销。
这些创新的商业模式,已经被应用在各种短期或长期战役中,例如在低线市场的争夺战上。
2019年,刘强东为集团规划了“三大核心战役”是:低线市场与社区场景、数据与数字化升级、技术服务的突破。
在互联网红利殆尽,活跃用户数量降低的大背景下,对下沉市场的争夺已经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的白热化战役。在雁栖湖战略会上,京东各部门围绕如何定义低线城市,如何布局产品有过激烈的讨论。
最后的决定是用组合拳“全团压上”,多个部门和产品均有针对下沉市场的布局,而“拼购”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6.18”启动会上,徐雷宣布:京东与腾讯开启新一轮战略合作后,将利用微信一级入口,结合“拼购”,打造全新的平台。采访中,徐雷特别透露:京东未来将对一级入口进行独立财务核算,拼购不必过多为商城考虑导流问题。
另外,产品实现的基础,是供应链的完备。围绕着“拼购”和C2M等业务,京东在“货源”端做了全新的供应链设计。2019年5月,京东推出了“厂直优品”计划,为全国超过10万家的中小制造型企业搭建零售系统。到2019年年底,京东将与50个产业带和集散地合作,引入上万家工厂商家对接社交电商。
2019年“6.18”,是徐雷升任京东零售集团轮值CEO的第一个购物节。最终,累计下单金额被定格在2015亿元,同比增加了近三成。其中,京东新品及C2M商品下单金额同比增长高达289%。
“在核心战役里面,我们一定要打仗,老刘称之为百团大战,积小胜为大胜。”廖建文说。
开 放
这一次转型被刘强东定义为京东的二次创业,京东正在成为“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公司”。也就是说,和腾讯等公司一样,京东也要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过去集中服务于自营平台客户的能力将被开放,To B业务的开展,在平台之外提高收入,成为考核京东商城、物流和数科的重要指标。
目前,京东商城的中台已开始有能力向B端输出组件。例如,中台与沃尔玛的线下店系统打通,京东接收到的订单,沃尔玛可以通过最近的门店发货,直接送抵用户。未来,黎科峰希望中台能与更多B端合作,做到全域交易,线上线下打通、商品打通、订单打通、库存打通、营销打通。
而在京东数科,那些看似互不关联的行业板块,底层拥有一致的数字技术平台和逻辑。陈生强为京东数科选择新业务的三个标准是:第一,要给产业带来价值,要么提升产业效率,要么帮客户增加收入。第二,产品具有独创性。第三,市场规模和容量足够大。
在曹鹏看来,“老陈考虑更多的是战略的协同。例如城市建起来后,将得到使用哪些数据的机会,这既是一个上升型业务,也是一个防御型的业务。他做钼媒,考虑的是点位有多少,能采集到多少数据,是否能跟头部机构如机场、政府产生合作。他在一个战略高度上思考问题,而这些项目做成后,会进一步夯实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开放,京东物流从2016年就开始涉足,也已经积累了相当多成熟的经验。此前,作为京东商城旗下的一级部门,物流只存在很少量的对外业务。
京东物流CEO王振辉
2016年5月,王振辉彼时刚升任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在“6.18”备战期,他赶往全国调研。回到北京后,他给刘强东写了一封邮件,认为物流为商城的服务体验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再向上走边际效应明显。未来京东物流的开放将是重要的方向。
当时,有人质疑物流开放并不能带来多大的收益。王振辉的回答是:“物流产生规模效应后,成本自然降低。这将大幅降低整个履约成本,对整个商城来说,也将是成本的节约。其次,一个关键的逻辑是:我们早期更多服务于平台商家,商家通过物流服务带来了更多销售,这些又将使商城受益。”
2016年11月,京东物流开始向第三方商家提供服务。近三年时间过去,京东物流的外部收入已接近40%。刘强东给王振辉的目标是到2022年超过50%,“我们肯定会超额完成。”王振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