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中国区物流高级经理唐文全总结了联想用5年多时间做数字化转型时所摸索的方法论——START方法论。即企业一定要制定从上而下的数字化供应链战略。第一步数字化战略要清晰;第二个要构建技术赋能中心;第三个是要实现业务智能运营;第四个是要重塑业务模式;第五个是要构建转型保障体系。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探索》
——联想集团中国区物流高级经理 唐文全
(本文根据4月19日由罗戈网-物流沙龙举办的“GMSC2019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峰会”现场录音整理)
各位制造行业和供应链物流行业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可以给大家做分享,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探索”,分享的内容有四大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供应链管理服务的概述,主要说的是联想供应链这几年发展的历程,还有联想数字化供应链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论,并且会讲供应链管理服务和物流服务的范围是什么以及我们在做供应链管理服务做的探索之一物流服务产品化概述。
第二个部分是服务产品化推进背景,阐述为什么要推进物流服务产品化,从内外部客户传统物流服务痛点驱动,客户个性化和内部处理批量化运营痛点驱动和物流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财务驱动三个纬度说明物流服务产品化是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必由之路。
第三部分是服务产品化产品体系,从我们梳理完毕的物流服务产品体系来给大家阐述我们有哪些产品,我们运作产品有4类,仓干配逆,我们的方案产品有3类,统仓统配,智慧云仓,B2C,我们去年在中物联货运分会年会正式推出我们的统仓共配案例,并获得金运最大奖,今年我们也会向行业适时推出我们的智慧云仓案例,最后就是我们的增殖服务产品。
第四部分服务产品化应用举例,以我们的统仓共配SEC产品为举例,讲述SEC产品是什么?如何落地?落地后的效果及实施过程的心得体会。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供应链管理服务的概述
这个是联想整个供应链的发展历程,联想1984年成立,从84年到02年是单一模式的供应链体系,从03年到06年是双模式供应链体系,T模式交易型客户推式供应链,R模式关系型客户拉式供应链,第三个阶段是06年到12年,我们是全球供应链的体系,我们成立了全球物流和全球制造以及全球采购等部门。第四个阶段就是13年到现在,我们是做数字化供应链体系。
我们通过5年多的时间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全量的数据平台,大概可以覆盖我们95%的业务和数据,并且形成了先进的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实施上下游协同,供应链细分,物流直达,CVT团队等。
联想在推进数字化体系过程中总结了一套START方法论,S是指需要制定明确的数字化战略,明晰转型路径;T是指构建技术赋能中心。在基础设施层,选择以私有云为核心的混合云模式;在数据智能层,融合数据库、物联网、人工智能、微服务以及数据治理等数字化技术,实现技术创新赋能业务发展。A是指实现业务智能运营,构建面向业务域的智能平台和应用,实现企业全价值链智能化,加速转型升级。 R是指重塑业务模式,驱动业务模式优化与创新,带来新的价值创造。T是指建设转型保障体系,建设支撑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确保数字化建设落地成效。双擎驱动,五力循环,技术驱动和业务驱动,实现业务智能运营,顶层设计数字化战略从上到下的实施,建立起转型保障体系,通过组织,文化和管理体系来保障。
联想供应链管理服务范围包括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所有环节,比如订单管理,产品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预测管理,计划管理,物流管理等,同时与联想供应链上下游建立了协同,比如同客户的客户管理协同,同供应商的管理协同,同物流商的物流协同,还有同金融机构的金融商协同等。
联想供应链管理物流服务范围包括供应链的所有环节,联想物流100%是外包的,联想物流部门只负责管控,竞争力建设和物流商管理赋能等。在采购端我们实施了采购VMI和I2M等操作,VMI是供应商管理库存,I2M是帮供应商管物流。生产端的线边物流我们会用一些智慧化的手段提升效率,销售端我们实施统仓统配,帮分销管物流,另外,我们建立了全国仓干配网络,能快速的配送到全国所有的县和乡镇,干线基本在2天时间,配送在1天时间。
联想做为一家制造企业,核心是销售和制造,做为供应链管理的物流服务部门其实是不被重视的,容易被人挑战和忽视,比如我们经常跟内部其他部门沟通,对物流有啥建议和需求没有,人家通常的回复就是物流挺好的,没啥问题和需求,我们经过分析,认为他们不是没有需求,而是不知道他们自己要什么,只是有问题出来了才想起来,也不知道我们有什么物流服务,基于此,我们将物流服务进行产品化。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物流服务就是无形产品,产品的本质是什么,产品的本质是为用户创造价值,物流服务产品化就是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驱动的,可视、可衡量、智能的物流服务体系,是一种对物流服务思维方式的改变,其本质上就是通过产品的视角来规划物流服务、设计物流服务和管控物流服务。目的是更好,更方便的让内外部客户,了解到我们能做什么,做的这些对他有何帮助,以及如何来跟我们更好的合作。
服务产品化推进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