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所建立的是全国骨干物流网络。从2017年5·22菜鸟智慧物流峰会上,马云老师提出的每天10亿的量来说,目前的网络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在我看来,菜鸟是一家可以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的科技型公司,也是一家不断优化物流应用和场景化的公司。或可以直接说菜鸟是一家最大的第四方物流公司。
怎么理解呢?目前菜鸟网络聚合了物流全产业链(涵盖了仓储、干线、快递、 跨境物流等)上的优势资源,试图打造成数据驱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协作平台,实现高效骨干物流网络。
菜鸟物流主要通过数据化、智能化驱动产品及体验升级,算法与执行力、布局思路很值得学习了解。当然其消费数据、企业数据、物流数据等信息自然可以指导其更好的运作供应链金融,甚至未来物流与商业中的区块链可以挖掘的更多,创造更大的价值。
2.京东物流
我们首先来看京东物流的介绍:京东物流通过布局全国的自建仓配物流网络,为商家提供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库存共享及订单集成处理,可提供仓配一体、快递、冷链、大件、物流云、金融等多种服务。不难发现,其有流量又有专业而深度的经验,又有纵深的配送网点和区域化的分仓。
目前京东物流最重要的应该是布局网点,落地云仓,同步进行系统、算法等软实力的输出,实现科技仓联网和配送网点的深度布局。不难看出京东物流本身也是通过建立快递、冷链、大件物流三大网络,形成平台优势。
当然除了菜鸟与京东,顺丰也在向生态化进行布局。除了优质的快递服务、重货服务等,还有很多的解决方案设计,不断的提升着影响力。
(四)信息服务型企业=物流数据应用
国内几家物流信息化服务商,已经在创新的推出SAAS或类似SAAS的服务平台,比较典型的三家公司他们是易流、维天运通(路歌)、G7,各有各的特色,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依靠技术形成数据解决方案并以此形成新的平台。
有区别的是,易流在主推物流透明化3.0,目前属于阿里系;路歌管车宝如今已经转为路歌物流电商平台,成为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运力资源平台、物流电商平台;G7则是通过车载硬件(小盒),获取车辆数据进而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提供解决方案;或利用手机管车、智能管车等将软件与解决方案连接起来。当然背后的企业都存在与很多的生态网络中。
(五)项目服务型企业=物流咨询
项目服务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物流软件开发与实施、物流咨询项目、物流工程项目等。这种阶段性的项目服务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需求驱动,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交付。但企业通常处于动态发展状态,因此项目制合作往往是一锤子买卖,不具备长久性,同时也不具备规模化的价值。
但是,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物流咨询还是很感兴趣的,确实可以学习到很多项目内容,是相对比较好的、可以看到行业的不错选择。在其中可以深造3-5年,不过建议在进入到咨询行业前,最好有足够的实习经历,否则由于物流行业本身的特点,会产生很大的困惑和迷茫。
(六)供应链一体化企业=增值
这种商业模式主要是抓住一个产业链巨头的供应链链主企业,然后进行上下延伸;服务类别上从物流、报关、保税、供应链金融、流通加工等多项增值服务。这种服务的企业包括怡亚通、江苏新宁等企业;马云投资的一达通更是整合了外贸电商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价值;顺丰为代表企业正在细分领域做综合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也希望其可以借此突破,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七)软件、设施服务型企业=标准化+定制化
这种模式主要是那些物流领域的软件、硬件提供商。中国物流发展到今天,信息化是重要的工具,但物流行业企业间的业务差异化太大,没一家物流软件能够成为行业标准,就连同一个企业面临不同的客户,产品的差异化也巨大,所以说那些把物流软件产品化其实是一件非常困难,且不太现实的事,唯一可能的是软件模块产品化。因此更要看整体物流运作管理的应用来进行升级与迭代。
而对于设施设备来说,属于重资产领域,标准化是一方面,同时也需要定制化。在人工智能发展到现在的时期,很多设施设备企业再向智能制造(包括机器人等)做转型。智慧仓储、智能配送、仓储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可挖掘的点仍有很多。技术性很强,同时需要快速根据业务需求推陈出新。
(八)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企业
依托物流为载体,提供金融服务,是物流与供应链增值服务的重要商业模式。但是风险极高,需要保持高度战略协同及透明化数据分析。目前正在处于发展阶段。在数据化信用化不断加剧的时代,基于产业互联的供应链金融生态,非常可期!
(九)物流商业地产企业
从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宣布物流作为十大国家振兴行业那一时刻起,中国的物流园区如雨后春笋,从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直至县级,全国上千家物流园区遍地开花。但截至目前,他们的园区真的运营起来了吗?
中国园区有一个怪圈:能够拿到地做园区的人,大多不会运营,真正有运营经验的企业是不容易拿到园区的。而真正的物流园区是当地产业、商业运营的载体,会涉及交易、金融、物流、数据等综合服务。一定是产业优势集中的地方所形成的综合服务场所。但大部分园区因负责人不会运作并没有实现很好的商业化运作。
目前看,中国的物流园区大部分是圈地后坐享商业地产的增值,再转手。不过希望可以在政策的扶持下,找到自身优势产业发展的点实现合力突围。
以上9个方面当然不能完全概括我国的物流与供应链行业生态,但大体上可以让大家简要的了解目前行业的变化与特征。在行业生态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按三国开篇说法,“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谓非常恰当。同样,企业家如何在变化的激流中找准自身业务的定位很关键,而对于每个物流人来说,找到自己的方向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