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易流&食易安科技「数说冷链」系列第三期沙龙直播如期举行,本次直播以“与食俱进——用数字化向预制菜供应链要效益”为核心议题,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研究员王良博士、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葛庆华、伟登(工程)咨询高级顾问&原梵净高科副总经理刘辉、易流科技食安事业群总经理王震等四位大咖进行深度交流,共同探讨用预制菜供应链及数字化建设策略。
预制菜是不是真正的行业风口
“预制菜行业是非常有想象空间的,预制菜行业消费痛点清晰,但是市场还需待培养,目前还处于一种初级状态 ” ,刘辉谈到。他还表示,在目前看来,预制菜行业未来具备高成长、高空间属性;当前格局高度分散,渠道玩家相对强势;上游呈现的小规模、分散化,终端客户需求高度分散;赛道竞争处于初级状态,潜在头部玩家越早布局越占优势,不仅有着巨大的市场等待收割,还将定义预制菜的行业标准和规则。
葛庆华讲到,“毋庸置疑,预制菜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我们认为大概率会超过速冻米面行业和火锅丸子行业。” 但是,他认为,就目前来看,预制菜行业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在如今预制菜赛道上,预制菜相关的注册企业已经有七万多家,内行外行都来这个抢占风口。但是一旦风口过后,可能大多数企业就会被“割韭菜”。他呼吁,行业企业要去理解真正的消费痛点,然后在解决痛点的基础上去做文章,并突出企业特色,这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预制菜火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易流在食品冷链领域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累计服务11300+企业客户, 其中不乏众多优秀的预制菜企业。关于预制菜行业火爆的根因,基于易流服务客户的经验,王震认为,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消费群体结构及习惯的变化(年轻群体比重增加,对简单便捷餐饮方式需求大)、资本助推和食品工业化基础设施的完备是重要原因。同时,他着重强调,“我们在看任何一个行业之时,首先要看它的基础设施。食品工业化基础的逐渐完备(包含食品加工工艺),其中特别是冷链基础设施的发展,对预制菜爆发有极大的推力。”
对这个问题,王良是怎么看的呢?他认为应该从供应链的角度来思考。供应链是需求导向为核心的,具体可以从C端市场和B端市场需求来分析。
王良认为,从C端市场需求看,预制菜满足了C端消费群体对“食品便捷性”的需求,并符合“宅经济”的发展趋势;从B端市场看,餐饮门店成本高居不下,使用预制菜能为餐饮企业节省大量的成本。
从供应端看,供应端的企业永远存在一个商业动机,那便是要追求更高的商业价值。一开始有一些企业在做净菜涉足预制菜行业,作为供应端企业,可以提高附加值;又比如,如今盒马、京东等生鲜电商,预制菜在他们的SKU里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最后,王良博士认为,从宏观环境看,新冠疫情间接催化了预制菜行业的提前爆发。
千味央厨深耕预制菜B端市场多年,葛庆华认为,第一,人们的消费习惯在逐渐变化,大家对精神文明层次和消费品质越来越高;第二,从B端需求来讲,食材、租金及人工(尤其是技术人工)成本上涨,利润越来越低,去厨师、去厨房化的意愿强烈;餐饮行业规模大,门槛低,且赛道越来越细分、品类标签越来越清晰,出餐效率决定了翻台率,也决定了效益最大的边界;传统餐饮加工和菜品口味品质的稳定,依赖于厨师技术人员。所以,通过中央厨房或是一些采购的方式用预制菜解决,对于经营者也是非常有利的,进而催化预制菜的普及和爆发。
刘辉在很早之前便涉足了预制菜行业,他曾经服务于复合型农业产品餐饮供应链,涉及活牛养殖、休闲食品加工、速冻预制菜系列、学生营养团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