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过不久。在这个全民网购已经常态化的时代,这个电商平台生造出的消费节,对于许多消费者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但是对于做快递物流行业的从业者,双11依然是地狱!双11当天6.69亿件,全月100亿件的巨量快递,让全国各家的快递员都忙到飞起。这其中最慢的,应该是中国邮政。
在很多朋友眼里邮政可是佛系的很。平邮快递慢慢悠悠一言不合就省内周游半个月,基层服务经常也是爱搭不理,甚至还会出现丢件破损的情况。
网上也总是能看到这样的问题:
但是佛系的外表下,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却是一家年盈利近47亿美元的邮政业巨头。在世界500强里排名74位,邮政行业全球第二。
快递业务口碑差成这样却能有如此之高的地位,中国邮政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们可以尝试用几个故事看看这家公司的全貌。
消失的邮递员
王顺友是四川凉山彝族州木里县的一个普通的邮递员。粗糙的双手,黝黑的皮肤,朴实、勤劳的性格,他和我们印象里的邮递员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他也是中国最特殊的邮递员,一位马班邮递员。长期以来,这里不通车、不通电,外界唯一的信息渠道,就靠王顺友——一个牵着骡马的邮递员。
1984年,走了28年马班邮路的父亲王有才把手中的缰绳交给了19岁的王顺友:“我老了,走不动了,这个班今后就交给你了”。他是家里的老大,父亲选择让他继承他的邮递事业,因为这是一份责任。
一个人,一匹骡子,一条山路,几乎是王顺友之后30年人生的全部。
当时的木里县除了县城有公路之外,到其他的15个乡镇全要走山路。通讯全要靠邮递员牵着骡马,一个乡、一个村的转。
王顺友每趟都要从木里县城出发,经白碉乡、三桷桠乡、倮波乡,卡拉乡的邮路。全程584公里,每月往返一趟。
700份报纸、28本杂志、45封信,25件印刷品、5个包裹。王顺友把沉甸甸的邮包放上马背,在一个普通的夏天开始了他的又一趟征途。
出了县城,要先冒着零下十几度的风雪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察尔瓦雪山,冷的伤心。之后下山,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雅砻江河谷,气温陡增到40度以上,热的焦心。饿了就吃几口糌粑面,渴了就喝点山泉水,嚼几个冰块。
盛夏雨季,身上的衣服总是湿的,原本的石头路被雨水冲成了一滩烂泥,马蹄子都不把滑,王顺友更是走的连滚带爬。晚上困了就找个大树垫块塑料布,搭个简易的帐篷睡上一宿。这一路,王顺友平均要露宿6晚。
一个人的路途最怕什么?绝大多数人怕的是意外。木里县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只有9人,死亡和危险总是会在这条邮路上与人不期而遇。王顺友见过雪山上冻死的人,也见过钢索断裂湍急的江水瞬间卷走整支马队。
1995年冬天,王顺友过了从倮波乡返程到了99道拐。这是一条蜿蜒的山崖小路,悬崖下几十米就是奔流的雅砻江。
他牵着骡子小心翼翼的走着,一只突然窜出的山鸡惊扰了紧张前行的骡子。他上前想拉住缰绳,惊慌的骡子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瞬间的剧痛让他倒地昏迷。当王顺友醒来时,骡子已经不再惊慌,陪伴多年的旅伴没有弃他而去,它流着眼泪舔舐着他的脸颊。
疼痛依然在加剧,他知道这条人迹罕至的路上没人能救他。十几分钟后他挣扎着爬起来,忍着痛一步一歇慢慢往前走。想着把这班邮件送完再回县城。
9天后,邻居发现王顺友瘫倒在木里县的家门口,马上把他抬到了县医院。医生检查说,他肠子早就已经破了,晚来二十分钟命都保不住。没人知道这9天他是怎么在剧痛下翻越雪山和河谷的,王顺友自己都说不太明白。
王顺友在病床上躺了45天,往常每年他330天都在邮路上,这是他30年休过唯一的长假。他的肚子落下了病根,还是经常会疼。妻子拉住他不想让他干了,在家老老实实种地吧。
可是他觉得,如果退缩没办法向父亲交代。当年他们跑邮路连骡子都没有,邮件全靠自己背,一样跑了二十多年。
他对妻子说:“我是邮递员,更是共产党员,我代表人民政府保持这几个乡与外界的通信,我不能让这些乡亲们失望啊。”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理解,过去的邮递员对于广大的中国农村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邮递员要递送各级政府的公文、法院传票、录取通知书,是基层政府互通信息的桥梁。80年代的中国人平均每年只发三封信,许多人一年也不发一封信。大件的邮包,也基本就是邮寄点土特产,很少邮寄大件工业品。
如今的快递里面装的大多是消费品,物流已经是消费产业的重要一环。而在那个时代,邮政基本没有什么效益可言,干的基本都是赔本的买卖。邮递员们肩上背负的不是生意,而是中国人最基础的情感连结。
去外地上学或务工的孩子给家里的父母去信报个平安,父母不识字还得找村里的“秀才”给念,再找人代笔回信。突发的意外,病痛的忧愁,远方的思念,得子的喜悦,真挚的爱情都被寄托在这一封封信里。即使是在今天,你只需要4块2毛钱,就能把一封挂号信寄到中国的任何一个角落,全年无休!
无论是祖国最南端的三沙群岛,还是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甚至是远在南极的中国科考站,只要有中国人聚集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中国邮政,就一定会有一位王顺友这样的邮递员,向你承诺使命必达。
《邮政法》里的第一条就规定:国家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邮政普遍服务,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而中国邮政,肩负起的就是这份责任。不计成本建成的巨大的邮政系统,不计成本的帮你送达每一份信件。即便如今的公司已经走向商业化,邮政依然是每个人对外通信的保底选择。
王顺友说,一个人的旅途他不怕苦也不怕死,最怕的是孤独。他在家滴酒不沾,每趟邮班却总是带一大壶酒,野外的晚上盯着篝火,一边喝一边哭,就觉得对不起妻子儿女。几天见不到一个人的时候,他就和骡子说话,就对着大山唱山歌。尽管回应他的只有河谷的大风、山上的猿啼和叮当作响的马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