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钱袋子,“绿通”未来啥样子?

2021-01-04 14:14

一个城市,每天最先醒来的,一定是菜市场。随着最早一批顾客餐馆经营者的拣选,继而是主妇们的流连,饮食男女的一日三餐,便从这菜市场开始。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在《逛菜市场,真是人生一大乐事》中,这样描述:在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我踏着熹微的晨光,到一个离旅馆不远的菜市场去。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擦背,来来往往。许多老大娘的菜篮子里装满了蔬菜、海味、鸡鸭鱼肉。有的篮子里活鱼在摇摆着尾巴,肥鸡在咯咯地叫着。老大娘带着一脸笑意,满怀愉快,走回家去。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最质朴的幸福,与其说来自菜市场,不如说来自那些既可果腹,又满足味蕾、抚慰心灵的食物。

因此,菜篮子工程一直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之一。2019年,我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04万亿元,同比增长6.8%。巨大的产业规模背后,是不可忽略的产业链条,支撑着各类鲜活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源头产地,到老百姓餐桌。其中,就离不开运输这一重要环节。

为了更快更好地将鲜活农产品从产地送达消费者手中,满足广大城市居民菜篮子需求,1995年,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便共同出台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以下简称“绿通”政策),公路收费站设立专用通道口,对整车合法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给予“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和减免通行费的优惠政策。2010年12月1日起,绿色通道扩大到全国所有收费公路,而且减免品种进一步增加,包括新鲜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等。

11.png

“绿通”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鲜活农产品运输成本,促进了鲜活农产品流通交易。根据交通运输部“2019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度,全国收费公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共减免350.8亿元。换句话说,“绿通”政策对丰富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确保运输经营者的钱袋子,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同时,由于各地对“绿通”车辆的判定标准有所差异,以及受“绿通”减免诱惑非“绿通”车辆逃费现象时有发生。截止目前,公路收费站对“绿通”车辆依然以人工查验为主,这就造成原本对运输时效有着极高诉求的“绿通”车辆,不得不在通过收费站时付出较长的时间成本,对跑“绿通”运输的经营者极易造成经济损失。

根据交通运输部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优惠预约通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绿通运输车辆必须合法装载,且安装ETC车载装置并提前预约,方可享受通行费优惠政策。

“绿通”新政的执行,将会对“绿通”运输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绿通”运输将会出现怎样的形态?福田汽车集团副总裁、欧航欧马可事业部总裁顾德华认为:“‘绿通’运输向智能和高效率发展将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趋势中,运输装备作为重要载体,也必将向高效率、高动力、高智能方向发展。“绿通”运输形态也将从散户,向集约化、组织化用户转变。” 

 “绿通”运输将向高效率、高智能方向发展

尽管“绿通”政策已经执行多年,但受制于多方面原因,一直以来,“绿通”车辆的查验效率较低。人工检查作为“绿通”车查验的主要方式存在,有时还要借助梯子爬入车厢内查看,导致单车检查时间少则10分钟,多则半小时以上。费时费力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