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物流领域,对于国内相对比较完整的物流快递产品而言会有那么一丝神秘感。加之,目前国内物流快递格局基本已经形成,个人觉得接下来跨境电商领域的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商会是一个机会,今天重点谈谈我对跨境物流领域的一些的理解,跨境出口物流的服务产品,大体如下:
跨境电商的概念,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广义的定义就是做进出口电商业务,实际上这块业务最早期主要是从做外贸的从业者逐步演进到今天的,目前的市场规模逐年增涨的趋势非常明显,就笔者个人观察,简单的分享一下数据:
(目前速卖通海外买家数增涨趋势——数据来源雨果网)
虽然,跨境电商业务模式目前仍以B2B为主,但B2C订单的占比在不断提高,已经从2011年的2.5%提高到2016年的11.3%。预计于2020年,全球跨境B2C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届时,全球跨境B2C电商消费者总数将达到9.43亿人,年均增幅超过21%。
伴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跨境物流的服务能力越来越发突显,整个出口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的能力,决定了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制造出海的能力,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引领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在借助跨境电商的新型贸易渠道,建立自身与世界的贸易体系。
那跨境电商的业务形态,有哪些呢?
以客户群不同分类,可以分为两部分B2B/B2C:
一、按B2C维度来分:
第一,平台型。平台型主要是借助amozon/wish/eBay/速卖通等平台开店,进行B2C业务,C端消费客户主要是境外买家。
第二,独立站型。为自己的电商平台网站,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在境外某一个国家或领域的B2C业务运营服务商。
二、按B2B维度来分:最耳熟能详是的速卖通,eBay市场早期的B2B业务运营商。
那跨境电商的平台与独立站模式都有哪些供应链服务需求呢?
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主要分为头程、尾程,原因是跨境物流涉及国内与国外两套不同环境的运营体系。
业务结构也是按点、线、面、空间的逻辑来设计,点主要是仓,只不过此处的仓指海外仓,线主要是走货渠道,面主要是跨境业务细分需求广,空间主要是空海运为主的跨时差服务。揽、转、运、派由于是跨境,细节运营相当重要,但又不能使用常规思路和做法来运营业务,那怎么办呢,请往下看......
首先谈“点”的概念,即海外仓,海外仓的选品、选址、开仓及运营是一套系统性工程,由于人文、语言、关务、税务、公司登记、境外劳务、法律等等,各国情况不一,处理上如无事前的实地了解,会处于长期疲于应付的境地,还有非常大的法律风险。
从另一个维度,跨境电商按进出口贸易维度来看,主要分为出口与进口两部分。
近些年,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增涨,以及国际相关国相应的贸易顺逆差等问题,使得跨境电商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一直不是非常稳定,无时不伴随着机遇和挑战。
国内跨境进口电商的格局与战略,基本都非常清晰,主要模式概况为:海外采买+进口保税仓+国内供应链服务落地;核心竞争力一个选品,一个是保税仓资源+最后一个国内快递与售后的保障能力;其中真正构筑行业壁垒的笔者认为只有一个,即保税仓资源的“占有率”,因为港口功能性保税仓资源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宁波,广州,深圳......资源比较有限,想要开展进口型跨境电商服务,首先需要能把控住保税仓这块核心资源,如果大家想要了解国内进口跨境电商业务中,各经营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仿可以从此处详细了解。
接下来,谈谈国内跨境出口电商,这种业务形态主要是借助亚马逊/eBay/Wish/速卖通等大型平台做线上化跨境出口贸易,这个过程中的需要了解各个平台的政策、规则 、国情、税务、关务、法律、物流服务等诸多影响因素。
这里主要谈谈跨境出口电商的物流服务需求,随着出口型贸易需求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制造已经走向全世界,并以在其中占居了举足轻重的份额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从国内向国外输送中国制造的商品,这个过程中,物流服务需求应运而生; 早期主要的走货模式为国际快递,海运是最常见的解决方法。
但事实并非如此,整个跨境物流业务的复杂程度单从业务需求的全流程角度来看,复杂程度不亚于国内传统的电商型供应链服务。在一个国家政策制度下,相关的操作及合规性大家有普遍的共识基础,但国际业务中各国的政策制度不尽相同,需要灵活应变的问题非常突出,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精细化运营的能力,因地制宜的处理各业务流程的合规衔接。
跨境出口型电商物流服务,主要有头程和尾程两部分。头程主要解决国内中转发国外的物流服务需求的解决方案,尾程主要解决货物到达国外直至货物配送到C与B端客户签收为止的全流程物流服务。
所以,跨境出口物流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商,主要有四大物流场景能力需要搭建:
第一方面:头程服务能力。即从平台卖家把商品运输至物流服务商,直至商品正常报关跨境发出,这个过程中涉及的商家发货预约/预警报关/签收/验货/集货/按报关发货单装柜或快递/发货/海关验货/装船或航空/信息跟踪。
整个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头程的订单来源,主要有商家自发与中转仓发运两种,货物又分入仓一件代发与转运发渠道两部分。
1.如何解决商家按入海外仓或FBA等平台仓的需求,按平台规则配置发运货物的?
2.服务提供商是否制定了商家物流服务需求的产品及报价体系?
3.是否梳理清晰了验货过程中出现的违禁,结算影响因素的异常处理流程?
4.装箱规则怎么样设计,能解决海外仓或FBA等入仓最高效,经济?
5.不符合入仓要求的货物,增值服务的报价与异常处理流程是否清晰?
6.揽收范围与自送范围及时效的规划设计?
7.揽收服务商的甄选与运力合规化调度如何保障?
8.收发货波次的设计规划思考?
9.验货,集货,发货环节操作最为繁锁,如何实现高效与省人化作业?
10.国内与国外在货物流转过程中实物流与信息流如何高效互通,权责清晰,避免异常不能及时闭环?
上述问题,同行读者可以共同思考,整个头程业务场景与国内什么物流业务场景有共性之处?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头程中转发货的思路?欢迎大家分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