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5月31日文章,原题:中国机器人增多 当刘一莲在北京国际机床展上忙着发放促销材料时,在她身旁的玻璃墙后,几个工业机器人正灵敏地伸展长臂,不停地工作。“我的名片都发完了,”在中日合资企业上海发那科机器人公司任销售主管的刘说。
中国生产商对机器人的兴趣与日俱增,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来自南亚及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他们愈发对科技寄予厚望。刘表示,直到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1年日本发生地震及海啸前,其公司销量几乎每年翻番。“即便在这种艰难的业务环境下,我们去年在华销量增幅也接近20%,”她说。
为在高污染、需危险操作或要求高质量生产的产业替代人工,中国各地的制造商都在日益转向机器人。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1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6.5万台,较2010年增长37%,创历史新高。在华销量增长50.7%,达2.26万台。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明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随着来自新兴市场的对手正撼动中国全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中国领导人已敦促企业升级技术以提高竞争力。世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预测,工人工资快速上涨将使中国的8500万个制造业岗位流失到本地区其他国家。但分析家表示,机器人可能成为“救世主”,或至少能延缓这一进程。
“中国正日益面临低成本竞争,随着中国用工成本上升,我们预测中国将使用更多机器人以保持竞争力,”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在2月份的报告中如是说。在大和证券中国经济学家孙驰看来,生产效率将随企业采用机器人和减员而上升。
北京已承诺发展本国机器人产业,为本土制造商提供补贴以促进产业重组。辽宁省最近公布计划称,在2017年底初步建成机器人工业基地,预计年产值将达500亿元。辽宁省政府承诺为其提供税收减免并引进风险投资资金以支持该项目。
据广州数控机器人部门主管李伯基介绍,经过约7年研究,该公司已研发出自己的机器人。李表示,其目标是在2015年将产量提升至目前约1000台的10倍,达到1万台。他认为他们的技术仍不如竞争者成熟,但成本仅为进口价格的一半。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