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钢铁生产和流通大国,近年来钢材物流园区发展迅速,遍布在华南、华北、西南、西北、华中等区域的钢铁物流节点城市。依据投资主体和功能定位的不同,国内钢材物流园区大致可分为产地型、消费型和交通型等类型。
产地型钢材物流园区是以大中型钢铁企业集团为主,利用自身雄厚的物力资源建立自己的仓储物流市场,例如宝钢集团剥离储运业务成立宝铁储运公司。此类园区的缺点是,企业物流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经营状况与钢厂紧密相关,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消费型钢材物流园区贴近终端用户,大多是钢材贸易商为了降低仓储物流成本自建而成,典型企业如:五矿发展、浙江物产金属等。其最大弊端是钢贸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交通型钢材物流园区大多位于区域性物流节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是社会上专门从事钢材仓储、运输的第三方钢材储运公司或称之为“钢材市场”,很大一部分是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发展而来,如:中储发展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夜明珠钢材市场等等。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力度加大,钢铁行业运行困难重重,钢材物流园区发展也面临新的考验。有的钢材物流园区在持续走强,有的却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在外界不利因素影响下,钢材物流园区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壮大发展,除了有前瞻性战略规划、精准的市场定位外,信息化建设无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