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以后会有更多的公司重视逆向物流。许多公司只是在最近刚刚开始了解逆向物流的重要性,意识到逆向物流可能的战略重要性。
降低逆向物流操作费用的最简便的方法之一是减少逆向物流系统所要处理的商品的数量。这里有两层含义:首先,不让那些不属于逆向物流的商品进入该系统;其次,对进入该系统的产品尽快处理。为了减少进入逆向物流系统的商品数量,已经出现了许多有希望的新技术,它们可用以保证进入逆向物流系统的每件产品都是理应进入该系统的。
一、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
良好的逆向物流管理可以被看作一个更广的概念(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其中一部分。在未来,那些思维领先的公司可能会开始强调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该概念主要是指根据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企业提供不同的物流和营销支持。
该概念的核心在于所有的产品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产品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一般来说,一件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可以被划为泾渭分明的四个不同阶段:引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当产品进入成熟期后,销售额趋于平稳,开展下降。在衰退期,销售额急剧下降,从产品中所获得利润也减少。
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产品需要不同类型的管理和支持。在“引入期”所需的物流管理完全不同在产品进入成熟期后所需的支持要求。此外,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末期所必需的供应链管理又不同于其他阶段的。
不同产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是不一致的。作为理论的教条,这是有用的。但如果一件产品经过了引入期和发展期的话,就很难判断它处在生命周期的哪一个阶段。企业必须寻找需求转折点,但这些转折点只有当企业很清楚的知道过去的历史和市场情况时才可能被找到。
不幸的是,许多公司只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和中期才关注营销和物流组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营销和物流组织的任务十分清晰。有时,公司很不愿意承认产品已经在其生命末期了。由于制造商相信还能再把产品生命延续一点点,因此,推迟决定的产生。销售和营销组织可能会尽量隐瞒销售的下降。他们可能认为产品销量的下降意味着他们没做好他们的工作。
当产品到了其生命周期的末期时,持有库存的成本就会上升。“库存持有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保险费、税收、缩水、报废和仓储费。当产品经历生命周期到达其销售寿命末期时,报废成本就从很低的水平上升到100%。与产品有关的仓储费也会继续累积。这意味着在产生的全部生命中,“库存的持有成本”并不是稳定的。在产品生命终期管理好产品是和在产品刚上市时一样重要的。就如从图中看出的一样,在后期把库存管理好甚至比早期更重要。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末期,产品很可能会进入逆向物流系统。良好的逆向物流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一部分。当产品的生命周期经历了“数量销售(Volumn Sales)”后,企业需要运用良好的逆向物流作业清理销售链。和在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一样,到了末期也必须制定计划。如果企业能在末期作出许多关于“管理要素”方面的计划,而不是对过旧的库存作滞后的反应,那么,它从某个产品所获的总利润会更加的丰厚。
二、信息系统
为了更好的管理逆向物流,企业需要改进它们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的运作环境差别是很大的,因为为正向物流所开发的信息系统一般不适用于逆向物流。大多数的逆向物流过程仍然停留在纸上。对这些过程实施自动化是很难的,因为逆向物流包含了太多的例外。逆向物流是典型的涉及同一公司不同部门的一项工作。因此所开发的系统必须适合跨部门的运作,这更增加了难度。为了实现良好的运作,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必须灵活。
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应该包括关于重要的逆向物流措施的信息计划,比如商店的顺从性、回流率、再生利用率、回流商品的库存周转率等。有些要控制商品回流的系统会明显要求信息系统经过扩张和改进。
即使发展这样的系统现在还不现实,但企业以后会开发出更好的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对许多公司而言,现在的信息系统不能使他们能监测他们的回流商品的状况。
此外,其他有用的工具(如RF)也是很有帮助的。新的革新性产品,如二维条形码和RFID也很快变得普遍。
三、起始点控制技术
为了改善“起始点控制”,第一线的雇员需要更准确的信息,以决定哪些产品允许进入逆向物流系统。但这并不简单。由于做“起始点控制”决定的雇员往往是那些拿最低或接近最低薪水的无经验的雇员,因此,这使这个问题更加难以解决。零售商就不愿为训练这些雇员而花费大量的费用。因为雇员的流动性越来越高。为了改进“起始点控制”技术当然需要更多的培训,但把大量的培训费用用在不断更新的群体上,好像不是有效的费用支出。
如果不可能给“起始点控制”雇员提供高水平的培训,许多制造商转而采用了印制“商品回流操作手册”,这些手段包括了指导雇员在处理回流商品该怎么做的条款。这样的条款可以告诉雇员什么产品可以被回流,购买之后多久才能回流,产品中应该有哪些零部件。比如,在VCR的例子中,雇员需要确保VCR,远距离控制器和电线仍然都在,并且VCR和远距离控制器相匹配。在零售商的商品回流作业进行改善时,精明的制造商可能会规定回流的每一件商品必须含哪些的零部件。
不幸的是,这些精心构思的条款常在实施之后的几个月或几个星期后就由于产品的变化而过时。这些条款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常只停留在纸上。想像一下在普通的商品回流柜台的场景吧,许多制造商把印有处理条款的文件送到了商店的商品回流柜台,很快,柜台上就堆满了这样的文件,然后,没有哪位雇员知道对应的文件在哪里,哪份文件也失效,哪份文件有效。雇员不愿烦琐地根据规定的政策和程序对商品进行分类,他们会忽视它们的存在。
四、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另一项重要的技术是电子数据交换。虽然这项技术并不新,但研究中的大多数公司仍然没有完全的采用EDI。虽然在某个组织内的许多过程可能被自动化,但很难让公司花费大量的资源去实施全部的EDI系统,虽然企业可能希望拥有所有的EDI。显然,对大多数公司来说,逆向物流并不是优先考虑实施DEI的项目。
五、零售点控制系统(POS登记)
有时,制造商愿意在卖出商品后的某一有限的时间段之内接受顾客的退货。如果零售商在这一期限到期之后才把回流商品返还给制造商,那么制造商不会付还零售商货款。在这种情况下,零售商需要确切地知道产品是什么时候购买的。
可以提供此类信息的一项技术是POS登记。在POS登记系统中,零售商在出售商品时扫描进产品的序列号。零售商通过电子手段将产品序列号和出售日期寄给制造商。制造商将产品序列号,产品销售日期和出售这件产品的商店名字存档。当顾客在以后的某个日子想退货时,零售商可以打电话给制造商,从那里得知产品是否在保证的期限之内。
如果实施了像上面这样的基于网站的商品回流系统,这项功能就可以包括进网页中了。当雇员扫描进了产品的UPC之后,一个命令雇员扫描产品序列号的页面就会出现。该页面调出数据,并告诉零售商的雇员这件产品是不是从该商店买走的,是不是可以接受这个产品的退货。
这样的系统几乎拒绝了产品的不正当回流。在上面的例子中,制造商为每件登记的产品向零售商支付50美分。显然,这个系统使制造商发生了一些费用。除了登记产品的费用之外,制造商还要承担开发和应用这套系统的数目可观的费用。
对某些产品来说,实施这样的一套系统可增加费用,但仍可能增加利润,尤其是针对那些生命周期较短的昂贵的商品。当商品的生命周期较短时,顾客就更想退回超出了制造商认可的保证期限的产品。另外,当生产出了产品的新的版本之后,许多的顾客都想退回旧型产品,换一个新型产品。如果时间已经超过了制造商认可的保证期限的话,有些顾客就会想滥用这个回流系统。新产品的推出越是频繁,顾客滥用这一系统的动机就越强烈。此外产品的价值越是高,顾客滥用这一系统的动机也就越强烈。
六、二维条形码
二维条形码是另一项对逆向物流操作有利的技术。二维条形码系统能够嵌入比一维条形码多得多的信息。一维条形码包括一组数据,这组数据必须被计算机翻译,并且和计算机中的已有信息相匹配。二维条形码不但包括一组数据,而且还有产品描述和其他文本。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