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现代化的中药材交易体系

来源: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2013-06-27 16:16 | 作者:吴巍

  为杜绝中药材在种植(养殖)、流通、加工生产环节中的原料污染、非法交易、以次充好等问题,应有效监管中药材种植和存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有关科研机构已经开展中药溯源信息化监管系统试点(图3),就是从中药材的源头开始将生产需求与仓储库存、种植品名、规模信息连接起来,最终构成中成药全过程的完整信息链。

 

  同时,将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及相关信息管理软件与此追溯系统进行链接,会实现中成药制造业、医药物流商与种植业、中药材仓储和销售供应链可视化管理,搭建一个中药材种植、仓储、生产、销售等多方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参与方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共同的利益,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样作为中药材的仓储基地,可以为中成药制造企业的物流实现增值效应,不仅解决了下游的原材料储存问题,最重要的是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原材料的VMI管理和JIT配送。如此一来,为制药企业节省了仓储费用和人工成本,同时企业运作的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等也能实现最佳配置,有利于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响应。上游的中药材产业化公司,也能够通过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实时掌握中药材相关品种的市场供求状态,便于对资源进行动态化管理,对扩大种植面积还是降低库存作出科学决策。各个环节在可视、透明的状态下,形成以追求整体供应链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战略。此外,中药材原材料的加工企业也能嫁接到制药企业的供应链环节中。目前,九州通已在亳州、安国、樟树等地建网,同时开始建立大型中药厂,可以为制药企业生产和储存半成品,使得中药材转变储存形态,提升中药材的附加值,也有利于供应链的延伸和产品的长期储存,更加有利于下游制药企业的原材料质量保证。

  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市场的发展也趋向于专业化与资本的融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过去商品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的基础上,近几年陆续出现了白酒交易所、红酒交易所、粮食交易中心等模式,其目的都是通过供应链金融的运作,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实现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中药材的市场交易也已经出现了期货的模式,一方面使药农提前获得订单,避免了“炒家”囤积居奇导致成本飞升,也保证了制药企业原材料采购的稳定性和合理成本。在中药材的专业化交易市场中,由银行、中药材产业化公司、中药材仓储基地与制药企业联手,合作建立保兑仓、订单融资、仓单质押等融资形式,将对中药材产业上下游的资金链运转产生积极的推动。例如,2011年成立的南京同仁堂绿金中药材交易中心,依托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集中药材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撮合、交易信息咨询、产品检验检疫、供应链融资、现货交收、仓储及物流配送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中国首个国家级中药材价格指数——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2013年1月8日在广东普宁市正式发布,其将为内地中药材市场定价、调整经营品种、控制库存等提供依据。该指数是在国家发改委的部署下,以普宁中药材价格指数为基础,通过引入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成都荷花池、广西玉林、昆明菊花园、广东普宁等中国六大中药材专业市场和300家产地采集点,建立的覆盖全国的中药材价格采集体系。该价格指数将规范中药材市场和价格,减轻企业和患者负担,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美国医药市场30%的销售是通过电子商务方式完成的,而我国目前这一比例只有大约0.1%,巨大的差距无疑为中药材行业的发展预留了广阔空间。随着中药材质量标准和价格体系的不断完善,中药材领域的电子商务也将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有实力的中药材产业化公司,在充分掌握优质中药材资源的条件下,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中药材供应链管理体系,必将大举进军中药材电子商务领域。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