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通过减税政策降低物流企业成本。近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表示,在物流业领域扩大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同时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的方法,解决物流业内部“同业不同税”问题。业内专家认为,推广营业税差额纳税利于降低物流企业税负,将推动地方物流业、服务业发展,扩大税基,但作为第一大地方税种的营业税的暂时“减收”,将让地方面临“两难”考验,相应也需中央层面做出统筹税制安排。
重复征税、税率不一被诟病
物流成本高一直被认为是推高通胀的重要原因。对此,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税收室主任张斌分析认为,高税负是推高物流成本的推手之一,而税负高首先体现在营业税的“重复征税”上。
“按照现在的征收方式,如果甲物流公司有100万元业务,而把其中的80万元转让给乙公司,则甲乙两公司分别需要按照规定对100万元的业务量和80万元的业务量缴纳营业税,重复征税的痕迹明显。”张斌表示。
一名物流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企业的纳税方式不统一,也是目前营业税征收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在物流业内部,目前我国运输业的营业税税率为3%,而仓储和配送税率为5%,事实上物流企业很难将这几部分完全割裂分开,而地方税务部门也相应存在一个自由裁量空间,造成对同一类企业来说,各省营业税税率不尽一致。
对此,《通知》明确表示,“要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尽快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的问题”。
差额征收试点亟须扩围
事实上,营业税税收优惠试点已在一些地区开始试点,目前上海市就已经开始在服务业试点营业税差额纳税。而经由国家发改委认定,进行税收试点的物流企业已近1200家,入选的税收试点物流企业将享受营业税差额纳税政策。
张斌解释,通俗地讲,营业税推广差额纳税后,每个公司所缴纳的营业税将以实际业务为标准,如果甲公司把80万元的业务转交后,则只需要按照20万元的业务量缴纳营业税,而乙公司也只需要按照80万元的业务量缴纳营业税,这样避免重复征税,能从总体上降低物流成本。
部分已进入物流税收试点名单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很有成效。例如,快递企业按照服务业的营业税征收。而进入税收试点名单后,营业税税率由原来的5%降低到3%。同时,营业税的计算基数也不再是总营业额,变成了“收入”减去“成本”,如此一来确实为企业减轻了不少负担。
北京物流协会的专家分析认为,相对于我国10万-20万家的物流企业来说,千余家的试点企业,范围并不算大。因此,扩大试点范围是必须的。
地方政府将面临“两难”
一方面,物流业营业税差额征收试点范围扩大,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推动物流业甚至整个服务业加快发展,地方政府将持积极态度,与此同时,营业税目前属于地方政府税种,也属于地方政府最大的一个税种,营业税基本上都占地方税收的四成以上。地方政府将面临短期税收损失与长远经济发展的两难抉择。
由此,对营业税改革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税收分配问题。“如果粗略地改革营业税将对地方政府的收入构成威胁,这必然对地方政府不公平,这是改革的障碍之一,也是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张斌表示。
张斌认为,营业税改革是大方向。“通过合理设置税制分配会让地方政府不会因营业税改革而丧失更多的收入,而一旦营业税降低将导致物流业快速发展,快速发展的企业同样将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更多收入。”
与此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物流业没有主管部门,也是各项政策推广难的问题之一。各部委只能管理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但是物流业不是一个断裂的产业,政策落实需要一个主管部门拍板。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