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阿里战略部门的一封信---物流之我见

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 | 2011-09-07 09:58

  一直以来我对于阿里和淘宝的认识是在追求“无限”,这是相对于京东和当当的“有限”而言,如果放在物流和快递来说,那么整个行业是“无限”,而任一个企业都是“有限”。

  所以,如果说阿里巴巴和淘宝的成功是通过平台组织蚂蚁雄兵,那么毫无疑问,今天启动物流,我们也应该同样策略,即打造物流平台。我们通过仓储抓住客户,抓住货源,再通过货源来整合物流各个供应链,虽然阿里和淘宝不涉及直接配送末端,但是照样可以成为中国最大的物流服务商。

  一、中国物流现状和阿里入手物流的必要性

  中国的快递业,特别是民营快递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民营快递一般最早都是在93年起步,但是由于整个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因素,真正的发展还是在近3-4年(这当然全是依赖淘宝所赐)。

  06年时除邮政EMS以外的所有民营快递日均总量不到100万票,而到了2010年底则达到了日均800万票,这不能不看做是一个奇迹,虽然原来的基数较低,但是就以目前服务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来说还是相当令人震撼的,事实上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国家队EMS的服务范围(基本上各地主城区以外提供服务地都是当地邮局),相信这也是摆在未来剥离以后的EMS面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而现今困扰着大家的是快递企业再要以倍增的速度发展几乎是不可能了,毕竟这是类似于冷兵器时代的作战方式而不同于互联网企业通过不断并联、叠加服务器就可以实现迅速发展的,因此阿里和淘宝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适时出手主动介入物流既是情理之中并且也是当务之急了,也可以说终于摆脱了我之前一直说的阿里和淘宝对物流战略上重视,战术上漠视的状态了。

  在讨论阿里和淘宝的具体物流策略之前,我想还是有必要介绍下目前快递行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及其本身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瓶颈,这样将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的制订实施计划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快递国家队EMS(E邮宝和经济快递只是附属产品)的实际业务能力一直是个谜,仅根据几个主要城市的末端人员数量来看现在应该和申通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但其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是寄递人员失衡,由此导致陷入收寄靠代理、投递靠自己的怪圈。当然未来改制后的情况尚不得而知。

  而目前的民营快递主要是分为华南以顺丰为代表的直营体系和华东三通一达为代表的加盟网络体系。而实际上华南也就顺丰勉强可以称为具有全国性的网络,由于其直营的成本因素故在广度和深度是远远不及三通一达,而其它的基本就是局限于广东省内提供服务了,当然有个别的也在寻求全国代理合作,但实力都相当弱小且相互交叉寄生的情况非常普遍。

  相反华东的三通一达由于其成本优势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国的网络布局,这些通过淘宝推荐物流数据是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的。作为淘宝快件的主力军现在存在的最主要的二个问题是网络内部的利益再分配和再平衡问题(有偿派送的调整到位)及资金相对匮乏问题。

  作为细分市场的配送公司现基本上是以省为单位各自为战,主要为B2C企业服务,能够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但是绝对量很小(全国日均值应该在50万单以下)且成本很高(无论是投递还是省内分拨)。

  最后就是同城快递,但仅限于几个超大的城市,所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二、根据快递现状,淘宝入手物流的策略如下:

  就我个人认为,淘宝本身即便是要大力发展商城,但是也不可能出台政策来限制或封杀小C的市场,再从物流的角度来说,商城的中小B多了其实也与C无异了,所以我认为淘宝的物流计划应该从以下这几方面来考虑和实施。

  1、民营加盟体系快递公司:

  a)         尝试并保持与三通一达战略层面的沟通和交流,适当予以一定的尊重。淘宝五周年的时候马总曾经提出召开物流掌门人会议,其实各家都是非常的期待,但遗憾的是之后未能如愿以偿。此外淘宝与各家物流公司对话人员的级别越来越低,由此产生隔阂。更糟的是当双方高层一些无心之语没有被正确解读再加上媒体的添油加醋后就进一步导致彼此的误会加深了。

  b)        尝试听懂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目前的困难。需要阿里和淘宝配合、支持解决的有服务标准的设定、双向的评价制度建立、建立在一定刚性标准上黑名单制度共享及推进市场价格的合理回归等。

  c)        双方互相配合并拿出自己的资源来解决推荐物流中的线上和线下问题。由于快递的定价权不在各家总部,故更多的考虑是要从增值业务方面入手,例如当时讨论过的以物流公司信息反馈结果可以作为支付依据,从而缩短商家的资金周转周期并以此提高大卖家对线上下单的依赖性等。

  d)        充分发挥实盘百世汇通的作用和价值,迅速提高其运营承载能力;同时借助于虚盘星辰急便整合COD联盟及其它松散的地方性小快递公司,为物流宝的末端配送打好基础。

  e)         淘宝线下代购实体店是完善物流宝末端服务的终极武器,其静态服务的不可替代性和成本低廉的优势,未来可能成为宅配的主流方式。但是目前的发展思路和步骤需要调整。

  f)         通过技术手段切入和掌握物流公司的信息流。目前物流公司在客观上采集数据的难度很大,所以现在的信息流都很不完整,这也是困扰国家局的一件事情。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帮助和支持物流公司采用RFID技术的应用。

  2、 邮政和顺丰、宅急送等直营快递合作方式

  a)  中国邮政:在淘宝线下实体代购点基本成型地区,利用其揽收能力弥补邮政网点不全的缺陷,并通过与邮政合作设计适合网购的平邮产品。

  b)  顺丰、宅急送主要的还是一些高附加值产品的物流,可以考虑以淘宝出面联合保险公司开发专门的产品,在满足服务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还能有相当可观的收益。

  3、其它快运体系的充分发挥。

  至于阿里的B2B部分,由于其业务相配套的零担运输企业没有快递公司那么集中,并且相对于成网络体系的华宇、佳吉等之外的区域性公司(如华东春风、河南长宇、山东佳怡等)在时效、价格和服务上有不小优势,故建议都纳入诚信通目前的推荐物流,最好是每省至少1-2家。而其中属于快递业务的部分建议纳入淘宝的推荐物流体系中。

  4、国际物流

  其它的未来需要涉及的国际物流部分应该相对比较简单,无论是海空运还是快递毕竟使用的是一些国外的成熟体系,中国国内部分只是充当“经纪人”角色,最多就是一些技术性的操作而已。

  5、关于仓储核心整合

  仓储计划的实施需要与快递公司的紧密合作。考虑到成品仓和中转仓的整体布局规划

  (盲目建仓会导致运力采购的困难)和单位成本的控制,必须实现仓配一体化,最好的方式就是仓储公司与快递公司实行合营以避免各个环节分段独立运营带来各自利润要求而导致的成本提升,确保综合物流成本低于当当等B2C企业。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热门排行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