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3月14日电(史依灵)近日,一款可以自主装卸货的机器人——iLoabot-M从赛那德数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工厂下线并投入使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及工业仓储市场规模巨大,目前货物在出入库、仓储、分拣拣选等诸多环节均实现了自动化或智能化,但装卸环节依然还是人工装卸。人工装卸货工作繁重、效率低下,装卸用工荒、招工难问题日益突出,iLoabot-M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在装卸环节的难点痛点。
研发这款智能机器人的赛那德公司成立于2012年,一直致力于使用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技术解决物流场景的货物分拣问题。赛那德CEO李华介绍,企业从2019年起立项研发自主装卸货机器人。从自有垂直算法模型,到软硬件协同的技术体系,使得智能机器人可以应对各种复杂装卸场景,不断推动装卸技术的变革。
据悉,赛那德iLoabot-M使用了机器视觉技术、AI感知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规划导航、自主交付平台、自主装卸货”四大特点,装卸效率最高可达1800箱/小时。
当前,各地正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在上海经信委等部门公示的《2023年度上海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iLoabot-M成功入选。
iLoabot-M的交付使用,也标志着国内企业具备了和国际先进产品同台竞争的能力。李华表示,海外劳动力成本高,不少工厂对自主装卸货机器人的使用意愿更高。赛那德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正在筹建成立海外公司、研发中心,“让更多的物流和制造企业感受到科技创新的红利”。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