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随着消费回暖,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趋稳向好,冷链基建投资稳定增长。
在北京的一家社区超市,记者发现,这里设有一个专门的“生鲜电商+冷链配送”交接区。超市的工作人员将顾客网上下单的货品备货后,放进冷藏冰箱里,再由配送员配送到消费者手里。
超市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进入六月以后,消费者对于速冻食品、奶制品等货品的冷链配送需求明显增加,光是冰袋消耗,一天就得在两千个以上。
消费需求的快速恢复,带动了冷链物流的稳定增长。今年1—5月,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2.65万亿元,同比增长4.1%;物流市场规模为2395亿元,同比增长3.6%。公共型冷库库容新增98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2%。今年新建冷库当中,自动立体仓占比接近1/8,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从投资来看,今年前5个月,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建总额超过140亿元,同比增长6.6%。从建设类型来看,分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预制菜冷链产业园、冷链配送中心等,冷链物流需求日益多元化。
另外,进口冷链食品需求明显反弹,港口冷链仓储和冷链集装箱运输市场活跃度提升。今年以来,随着多地“一带一路”铁路冷链班列跨境常态化运输陆续开启,泰国榴莲、俄罗斯牛肉等搭乘冷链班列进入我国市场。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