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9年度中国物流科技行业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电商物流营收规模为7000亿元,较2018的6038.4亿元同比增长15.92%。而电商物流行业业务量为635.2亿元,较2018年的507.1亿元同比增长25.26%。
值得一提的是,从细分行业来看,即时物流与智能快递柜的市场规模增长尤为迅速。
即时物流与快递柜行业猛增
《报告》显示,2019年即时物流市场规模达到1312亿元,较2018年981.2亿元同比增长33.71%。用户规模达4.21亿人,同比增长17.59%。而订单规模在2019年达到186亿元,同比增长38.39%。其中,美团配送、蜂鸟即配、闪送、达达、UU跑腿、顺丰同城急送等品牌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消费认知度,在市场中占领了主导地位。
智能快递柜行业同样增长迅猛。数据显示,2019年,其市场规模为254亿元,较2018年的195亿元同比增长30.25%。主要城市布设智能快件箱已达40.6万组,新增13.4万组,增幅接近50%,箱递率超10%,为末端投递提供有效补充。《报告》预计,2020年,智能快递柜市场规模将近300亿元人民币。
货运行业仍存较大拓展空间
而部分行业例如同城货运,相较之下增速较缓。数据显示,2019年,同城货运交易规模为13011亿元,同比增长7.79%。而运货量达20.3万亿吨,同比增长3.57%。事实上,在这个行业中,以货拉拉、快狗打车形成的头部效应已经十分明显。资料显示,货拉拉平台月活司机超40万,月活用户达600万。业务范围已覆盖286座大陆城市,在香港和台湾也有运营。而快狗打车平台注册司机超过350万名,已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
不过,从市场规模与货运量上来看,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对新入局者的吸引力丝毫不减。2020年5月,滴滴宣布进军货运行业。6月底在杭州和成都上线首日订单量便突破了1万单。
然而,在业内看来,同城货运还有诸多难点需要跨越。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表示,货运行业受需求低频、标准化难定、司机端难教育、B端难留存等问题困扰,行业发展受到制约。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整个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投资热度有所下降
在融资方面,全行业来看,《报告》显示,2019年物流科技融资数66起,同比下降21.4%。融资额568.66亿元,同比下降13.97%。
尽管投资热度有所下降,部分企业仍在抓紧填充“弹药”。2019年,菜鸟网络和申通快递(002468)分别获得阿里233亿元、145.82亿元的战略投资。其次为零担物流壹米滴答,获得80亿人民币战略投资以及18亿人民币D轮投资。
总体而言,《报告》显示,2019年,物流科技共有22家“独角兽”,同比增长37.5%。总估值达768.33亿美元,同比增长3.1%。菜鸟网络(298.72亿美元)、京东物流(134亿美元)、满帮集团(65亿美元)领衔前三位。
就估值较高的行业分布来看,物流网络与电商物流分别达到298.72亿美元和134亿美元,合计占比56%。其次是货车匹配和同城配送,为77.6亿美元和57.38亿美元。就地区分布来说,6家企业位于北京,占比27.3%,上海与深圳均有4家,成都有2家。《报告》分析表示,物流科技企业大多集中于产品生产所在地或仓储地,便于物流配送。
相关链接
快递巨头开启价格战博弈存量市场
今年以来,快递行业维持高速发展态势。不管是“618”电商大促,还是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快递业务量均持续增长。而在这背后,快递巨头正在不断发力存量市场。
近日,各大快递公司公布的经营数据显示,尽管5月份的业务量都实现了大增,但收入却有所下降。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快递巨头之间的价格战不断。
实际上,去年以来,随着快递市场的竞争加剧,不少中小快递企业已被淘汰出局,但就在今年,来自东南亚的极兔速递却宣布进军中国市场。
此时入局的极兔速递,对于自身有何优势和信心,能在快递市场分得一杯羹?对此疑问,极兔速递方面未给予记者回复。
有快递行业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经过去年的一轮洗牌,快递行业已经进入下半场,基本上是属于快递巨头之间对存量市场的竞争,小企业靠低价抢市场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但盈利很难。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6月28日,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端午节假期(6月25日至27日),邮政快递全行业共揽收快递包裹6.07亿件,同比增长45.38%,投递快递包裹6.51亿件,同比增长47.68%,有效满足了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物资和上下游产业复工复产物资寄递需求。
实际上,整个6月份,快递业务量一直位于高位。进入6月份以来,我国快递日均业务量接近2.6亿件。
对于近期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的原因,国家邮政局方面表示,一是网络购物节拉动作用明显;二是直播带货持续火热;三是时令水果加速上行;四是消费模式加速向线上转型。
招商证券研究报告表示,随着快递业复工复产逐步推进,自3月份以来行业单量增速明显复苏,5月份快递单量达73.8亿件,同比增长41%,增速创近两年新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消费需求有结构性转变,多重因素刺激线上网购需求,带动快递业务量增速持续超预期,全年行业单量增速有望达到30%。
而快递业务量持续增长的背后,是快递巨头之间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近日,各大快递企业相继发布的5月份经营业绩显示,各家均保持了业务量高速增长,但同时各大公司的单票收入仍在下降,快递巨头之间的价格战仍在持续。
根据公告,韵达快递5月份快递服务业务收入为26.46亿元,同比减少4.10%;完成业务量12.99亿票,同比增长49.65%;快递服务单票收入2.04元,同比减少35.85%。
同时,圆通速递(600233)5月份快递产品收入为24.15亿元,同比增长11.56%;业务完成量11.56亿票,同比增长61.06%;快递产品单票收入2.09元,同比减少30.73%。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快递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从去年开始,不断有规模较小的快递公司被淘汰出局,而几大快递巨头在存量市场的竞争则不断加剧。
物流协会研究员杨达卿向记者表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是部分快递业为稳定或争夺客户不得已而为之的竞争策略。
有快递行业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由于中小企业已经在去年基本出清,此轮价格战是由头部企业来主导的,短期业绩有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利于快递行业巨头垄断竞争格局的形成。
极兔速递搅局中国市场
就在快递行业竞争如火如荼之时,有一家名为极兔速递的快递公司进入了中国市场。
据了解,极兔速递创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东南亚,董事长李杰是oppo印尼的创始人,当初成立极兔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oppo手机在东南亚的运输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东南亚排名第二的快递企业。
在今年“618”之前,极兔速递在甘肃、青海、宁夏等三省份实现全境覆盖,目前除西藏,新疆、内蒙古外,极兔速递中国大网基本搭建完毕。
对于刚刚过去的“618”,极兔速递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是公司首次经历购物狂欢节,“618”期间网络整体运营良好,经受住了快递高峰期的考验。
有接近极兔速递人士向记者表示,快递行业整体上是toB业务模式,这个模型的底层基础框架还是全范围内物流网络的效率和稳定性,极兔非常快速(3个月不到)实现了全覆盖的快递网络,很多省份都是全县区覆盖,网络建设很强大。
2019年,中通、韵达、顺丰、百世、圆通和申通等6家企业的业务量份额已高达80.6%。进入中国市场的极兔速递,靠什么能分得一杯羹?
“只能靠低价抢市场。”上述快递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极兔速递想要拿到一定的市场份额不算太难,只要价格低就可以,但价格低了怎么做出利润来?这是极兔速递面临的最大问题,想盈利难度颇大。
图源:百度图库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