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跌正影响全球产业结构和供应链体系,在全球能源保障和贸易保障中,中国国际物流体系保障能力不足,应开发以缅甸皎漂港、俄罗斯扎鲁比诺港和北极黄金水道等为节点的国际海铁联运战略新通道。
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暴跌40%至18年内最低。美油价格甚至多次徘徊在20美元/桶以下,造成美国页岩油气企业和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油企严重亏损并选择关闭。
预计今年年底之前都很难扭转原油价格颓势。疫情过后,即便美国、俄罗斯与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组织欧佩克(OPEC)之间休战,但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产业兴起对原油输出国的经济威胁、大概率逆全球化趋势和供应链本地垂直化趋势造成的消费疲软,也将长期影响原油价格回升,这对原油进口依存度超过70%、外贸占比达到1/3的中国而言,有利有弊,疫情后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必然随之改变,而物流业也应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疫情后,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出在消费端,物流业则反应在中国的国际航运对全球供应链的保障能力严重不足方面。据统计,在国际海运承运人中,有90%的货运是由外籍船舶承运;在航空货机方面,中国物流更是相形见绌,FedEx、DHL和UPS三家企业就拥有全球70%以上的货机,中国国际物流亟待提升对全球供应链的保障能力。
无论在油气供给保障还是国际贸易保障方面,以马六甲海峡为主的航线上中国航运企业难以提升市场份额,必须开拓全新的可竞争市场。近年来,突破马六甲海峡约束的方案有3个:泰国克拉运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与中巴经济走廊、缅甸皎漂港与中缅油气管道。克拉运河方案因易导致泰国南北分裂和得罪新加坡而违反泰国长期保持的中立原则,几近宣告终止;水深12米的瓜达尔港吞吐量不足,且喀什—瓜达尔港铁路由于穿越5500米高原而根本没有技术和成本可行性。
只有水深20米的缅甸皎漂港可以停靠30万吨船舶,昆明—瑞丽—皎漂铁路没有任何技术难度,且可以直接打通成都、重庆、昆明等西南重镇到印度洋的通道,增强西南地区经济活力,并带动已建成但因运能不足而亏损严重的中缅油气管道。昆明—瑞丽—皎漂中缅铁路开通,将极大增强中国进口能源物流保障能力,也会利用皎漂港为支点推进国际海铁联运,当然这里需要以最大的诚意和利益分享来打动受美日经济政治影响的缅甸政府。
与此同时,随着结构性的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应联合俄罗斯积极推动北极黄金水道的开行,冰冻期也可以依靠破冰船实现航行,这一航线较当前的亚欧航线(如上海—鹿特丹)可缩短1/3航期。特别是利用与俄罗斯联合开发北极黄金水道航线之际,推进与珲春口岸仅有70多公里远的扎鲁比诺港“借港出海”,通过在珲春—绥芬河铁路中段直接连接扎鲁比诺港(15公里隧道+12公里疏港铁路)可以完全实现无需换轨或换装的铁路多式联运,既创新开拓中国国际物流市场,又能带动东北经济结构转型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装备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01月01日 08:00
解读汽车物流全局数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数据与智慧物流”专题报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 12月11日 16:35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01月11日 10:42
预判:2018年,中国快递十个可见趋势 02月28日 11:16
2018年关于零售的18个趋势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