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流枢纽规划解读:物流基本框架核心33城预测

来源:楼盘网 | 2019-02-18 16:42

  2018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基础产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文将通过对规划的精要解读、预测33核心枢纽城市的数据分析、10大运营主体的简单预测,试图为大家对物流枢纽规划“是什么”、“哪几个”、“会怎样”提出一些思路,以抛砖引玉,对未来物流行业的发展作一些探讨。

  本文所涉及到的文件包括: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原文(政府文件)

  《212核心物流城市角色分类》

  《33个“预测”核心物流枢纽城市最新经济发展与货物运输数据统计》

  独家《规划》简读

  规划全文七大部分,为了便于理解记忆,头等仓整理出以下4点简述,如需详细描述可下载原文细读。

  1、做成什么样?(总体要求)

  短期:2020年30个左右“核心”枢纽形成框架(原文为“30个左右”,本文预测个数为33城,故后文所有涉及2020年枢纽数量均以“33”表述。)

  中期:2025年150个国家物流枢纽

  长期:2035 年,基本形成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

  2、具体分布在哪儿?(合理布局国家物流枢纽,优化基础设施供给结构 )

  类型:分为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等6种。

  依据:区域特征+“十纵十横”交通运输通道和国内物流大通道基本格局。

  具体数量:127 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212个国家物流枢纽。(详见《规划》原文)

  3、各部分之间关系?(整合优化物流枢纽资源,提高物流组织效率)

  一个主体、一片区域、一个联盟。

  培育协同高效的运营主体。支持具备能力的企业资本联合或合作共享打造利益共同体,运营、组织、推动、管理某个物流枢纽。

  推动物流设施集约整合。优化存量,统筹迁建,集中布局。

  增强国家物流枢纽平台支撑能力,企业信息共享,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交易。

  4、实现方式是什么?(构建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体系,提升物流运行质量)

  成网: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干线网络体系。(内网+外网)

  联接: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形式联接+标准联接+单号联接)

  分类协同:打造高效专业的物流服务网络。 (8种物流形态)

  军民融合:促进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军民融合发展。

  33预测核心物流城市分析

  要将127个城市建设成为212个国家物流枢纽,意味着一部分重要城市将“身兼数职”成为“核心”物流枢纽城市。2020年要实现的33个物流枢纽来搭建国家物流基本框架,这33个城市必定也是集多种类型于一身的核心城市。

  整理的127个城市物流枢纽类型重合情况如下:

  

640.webp (51).jpg


  如上图所示,通过对重合类型的分析,预测在2020年前国家将重点建设的“核心”物流枢纽城市分别是:

  南京、武汉、重庆、哈尔滨、杭州、郑州、长沙、贵阳、西安、天津、上海、成都、青岛、广州、深圳、沈阳、太原、石家庄、长春、合肥、南昌、南宁、昆明、大连、宁波、福州、厦门、乌鲁木齐,以及虽然仅有单一类型但目前物流发展势态良好的北京、无锡、嘉兴、佛山、东莞这33个城市。

  这33城市在全国分布如下图所示:

  

640.webp (52).jpg


  通过查找各城市统计局公示最新统计年鉴(2017数据),通过综合考虑2016-2017年GDP增速、货运总量增速、货物周转量增速这三个指标,发现如下:

  1)GDP领军城市中的上海、广州的物流运输依旧高速发展,南京物流经济增长显著;

  2)区位优势与经济发展促使像石家庄、郑州、乌鲁木齐这样的中、西部物流城市快速崛起;

  3)贵阳无论是GDP增速、货运总量增速均为第一,已经成为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物流核心枢纽。

  这33城具体经济与货运数据如下图所示:

 


  注:货物周转量是反映交通运输部一定时期内货物运输工作量的指标,也是计算、研究和分析货物运输成本、制定运输计划的主要依据,计算公式为:货物周转量=实际运送货物吨数×货物平均运距

  10个运营主体思考

  规划指出2020年前物流枢纽需要培育10家物流运营主体,统筹调配物流服务资源,整合对接物流业务,实⾏统⼀的安全作业规范,并形成一定的模式复制全国。

  这就意味着,这10家运营主体必定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单位,而且,10这个数字不会是毫无依据的。

  2017年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10大“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名单,正好与这次的10家物流运营主体数字吻合、条件类似,头等仓预测10家智能仓储示范基地所属的企业凭借自身的仓储、物流运营经验和先进技术,或将成为运营主体中的中坚力量。

  这10个示范基地基本信息如下:

  

640.webp (56).jpg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