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老外送快递”谈起:中国企业出海做最后一公里的挑战与机遇在哪里?

来源:跨境电商物流百晓生 | 2025-10-17 21:11

  dice-2777809_640.jpg

      最近走访了几家美国主流的最后一公里派送公司,并且亲自跟当地配送员一起“送快递”。这趟体验让我对中国快递企业出海,特别是布局海外末端派送业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触。

  从挑战的角度来看,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有三大难题:

  1、海外人才密度不足

  这是目前所有入局者都面临的最大挑战。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但当地缺乏足够数量的专业运营人才、管理人才以及配送执行团队。尤其是DSP(配送服务商)和区域分包商数量有限,导致快递网络在落地时容易出现“人跟不上”的问题。

  2、资金压力大

  快递是一项网络型生意,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尤其是在陌生的海外市场,前期铺设网络、建立系统、培训团队,都意味着持续的资金投入。可以说,没有足够的资金耐力,很难撑到规模效应出现的那一天。

  3、对平台客户的依赖

  海外市场上,许多新进入者的客户结构过于集中在平台型电商上。平台带来流量,也带来依赖。一旦平台策略变化,业务就容易受到波及。如何在服务平台的同时,发展自有客户、建立品牌粘性,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为什么“最后一公里”仍然值得做?尽管挑战不小,但我认为机遇依然非常可观。原因主要有三点:

  1. 欧美缺乏“电商型快递网络”

  在中国,快递行业与电商几乎是同步成长的,形成了高性价比、灵活高效的电商快递网络。而欧美国家的快递体系发展历史悠久,却是在“先有快递、后有电商”的路径下形成的。

  传统商业快递体系主要服务B2B与文件寄递,对于电商包裹的碎片化、高时效、低成本需求,并不能很好适配。这也为中国快递企业出海,复制国内成熟模式提供了巨大空间。

  2. 电商渗透率与包裹量的增长空间

  中国电商渗透率已接近50%,而欧美国家普遍还在20%左右。以包裹量为例,中国每天有4至5亿个包裹,美国仅约1亿个,增长潜力显而易见。随着海外电商生态的成熟,末端履约网络的需求将持续扩大。

  3. 模式创新与社会化资源的优势

  海外人工成本高昂,而中国快递行业在“社会化资源整合”方面经验丰富。通过DSP模式、加盟网络和灵活调配的社会化运力,可以在旺季快速扩容,灵活应对波峰波谷,降低固定成本。这种模式创新,正是中国快递企业出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综上所述,尽管海外最后一公里派送面临人才、资金和客户结构等多重挑战,但市场潜力巨大、增长空间广阔。中国企业在网络构建、系统能力、模式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完全有机会在欧美乃至全球市场重塑“电商快递”的新标准。未来,谁能将“中国式快递网络”的灵活与效率成功落地海外,谁就有机会在全球电商物流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