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阿里在自建物流战略上落后于京东,而是两家企业发展的风格和战略的不同导致了它们的方向和侧重点不同。
阿里:平台化电商 连接为重
阿里一开始选择的模式就是做平台,马云说过很有名的一句话:让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所以,淘宝天猫的电商走的是连接的路线,创造一个平台,吸引商户入驻,后期着重做好平台的运营工作,把仓储、物流的工作交给卖家和其他物流公司。这样,一个电商平台就连接着商户、消费者、物流、交易渠道这几方,让卖家做生意、买家购物的门槛都变低了。这种电商模式在国内有着开创性的意义,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依仗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量的流量从线下转到了线上,加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线上生活”成为新时代很重要的特征,所以,淘宝天猫也乘着这股东风迅速地壮大,连接越来越多的商户和消费者,成为一个庞大的线上电商王国。短短几年间,阿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
阿里的这种“轻模式”电商带来的是极快的扩张速度,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像初中期一直被人诟病的假货和劣质货,就是典型的“大势行之,泥沙俱下”,很多商人嗅到了盈利的机会,纷纷上阿里开店,但售卖的商品良莠不齐,影响了阿里电商平台的声誉。2013—2014这两年,是阿里重点整治假货得阶段,同时提高了商户的准入门槛,加强了商户信用监管体制,才慢慢把淘宝从假货的泥潭里拉出来。
同时,物流问题也是困扰淘宝天猫用户的因素。阿里电商的物流是由卖家自己找物流公司进行快递的,很多商家为了节省成本,特别是后期“免邮费”变成全平台普遍现象的时候,商家找的快递公司都是一些比较小而不知名的公司,这就导致了送达时间过长,甚至中途损坏、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在这种种不太友好的消费体验下,京东就有了立足和发展的机会。
京东:自营型电商 高质为主
京东和阿里虽然都是发展电商,但路子完全不一样,上面说到了阿里是平台化电商,主要是搭建平台,后期主要工作是连接和运营,属于“轻模式”。而京东正好相反,属于“重模式”经营,京东的很多商品类别都采用自营的模式,这有利于把控商品的来源。同时,最重要的是,京东都是自建物流,这条路子一开始就显得比阿里艰辛很多。
自建物流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不仅要在多个城市建立仓储,组建物流团队,还要科学管理好各个城市仓储的调配和订单派送。由于从一开始刘强东就坚持走这种重资产的模式,所以京东一直以来脚步都比阿里电商慢,而且当阿里电商已经盈利时,京东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这种模式也曾遭到马云的质疑,在一次说到京东模式时,马云曾说,京东这种重资产的模式对企业的发展很不健康,很容易把企业给拖死。而刘强东则坚持自营和自建物流才是电商未来发展的趋势。
京东多年来在商品质量和物流服务体验方面的积累也渐渐展现出优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渐转而在京东平台上消费,特别是3C电子类产品,因为“京东的品质更有保证,很多地方可以当日达”。去年第三季度,京东开始实现盈利,而且在去年“双11”购物节中,京东在3C类产品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淘宝和天猫,成为国内电子产品最大的线上交易平台。
加之目前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消费者不仅注重产品的质量,也非常重视产品的物流和售后服务,京东多年在这方面积累的名声和经验,将会使京东在国内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所以,阿里和京东两家企业做电商的风格是完全不同的,侧重点也不一样,阿里不是在自建物流战略上落后于京东,而是阿里一开始就是想做一个连接平台,促成交易,让生意变得简单,而京东一开始就着重于商品质量和购物体验,偏向自营,所以自建物流比阿里早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京东和阿里发展得越来越好,马云一直在各个国家间访问,使阿里电商走向全世界,连接的东西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在全球的影响力也才迅速扩大;京东在国内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在洛杉矶建立仓储基地,准备从美国开始,正式走向全球化。
这两家风格不同的电商企业(当然阿里远远不止电商业务,但这里只讨论电商)都是我们国人的骄傲,希望他们未来全球化的道路越来越顺。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