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平台方面,我市率先在全国、全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 《宁波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投资、土地、税收、工商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如“对市级规划的物流中心和市现代物流企业的土地地价比照工业、交通类项目地价确定”、 “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可以由其总部统一缴纳企业所得税”;目前正进一步从市场准入、重点企业管理等方面完善扶持引导政策。
畅通的血脉
现代物流犹如经济的血脉。
当今世界已经没有纯粹的制造业企业,也没有纯粹的商贸企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宁波民企考察时就曾说过,民企要提高竞争力不能只在降低生产成本上打主意,七分利润都在流通环节上,要千方百计在供应链上动脑筋,畅通商品流通渠道。
以港口为中心,宁波形成了两个扇面,一个面向世界的对外扇面,一个眼朝内陆的对内扇面。
从对外扇面看,宁波港已基本构成以欧洲线、北美线、中东线为骨干,南美、澳洲、非洲线等为辅助的远洋干线网络,并建立起以东南亚、日本、韩国等近洋支线为支撑、国内支线为补充的集装箱运输体系,实现了航线“全球通”。去年宁波港共新开航线28条,目前,宁波港共有集装箱航线163条,最高月航班数已达到728班,比2005年最高月航班数整整多出100班。而且,随着航线船舶进一步增大,马士基、地中海、达飞等知名班轮公司多条挂靠宁波港的远洋航线船舶换成载箱量在8000标准箱以上的船,并通过开辟快航和超级班轮,打造精品航线,提升宁波港在运输链中的节点地位。越来越多的超大型集装箱轮靠泊宁波港,去年宁波港共接卸8000标准箱以上超大型集装箱巨轮285艘次,同比增加191艘次,是上年的3倍。
从对内扇面看,宁波的运输线路几乎覆盖全国所有县市,中通、金星等物流公司,构筑起联接全国近200多个分支机构或代理点的信息服务网络,形成辐射全国的综合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经济血脉的畅通,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益。据统计,2005年全市物流总成本448.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18.3%,比2004年降低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延伸阅读
打造长三角国际物流枢纽
宁波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充分发挥港口、交通、产业、信息等优势,以东部新城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贸易平台等为核心,以“一主六副”物流中心为依托,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支撑,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制造业物流、城乡配送物流,建立功能合理、运作高效、管理先进、竞争有力的现代物流系统,力争通过10-15年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浙江省重要的综合物流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和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
至2010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努力保持物流业发展速度比全市服务业发展速度高1至2个百分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1100万TEU以上,现代物流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以上,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下降到16%以内,浙江省重要综合物流中心及长三角国际物流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延伸阅读
四大举措助推现代物流业
围绕东部新城国际贸易平台、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等项目开发建设,打造现代物流信息、交易中心。信息、交易中心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神经中枢”与“指挥中心”,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为目标,依托国际会展中心、国际贸易平台家电电子常年展馆,加快推进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金融结算中心等港口配套服务项目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宁波电子口岸建设进度,完善服务功能,尽早启动国内物流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吸引国内外制造商、贸易商、采购商、物流服务商进驻东部新城,建设“一站式”通关中心,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层次,努力构筑一个集展示、展览、采购、物流、金融服务、交易等为一体的贸易物流平台,提高运作效率,增强集散辐射功能,提升现代物流业发展层次与竞争力。
围绕“一主六副”物流中心建设,打造现代物流运作中心。物流中心是支撑现代物流良性发展的空间载体与运作平台。充分发挥宁波保税物流中心、龙星物流、余姚东方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先发示范效应,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北仑主物流中心要在一期项目(即宁波保税物流园区)正式运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引进采购、配送、国际中转等国际贸易物流企业,扩大政策示范效应,提升国际物流发展水平;空港物流中心要在一期项目开工建设的基础上,做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申报工作,提升航空物流发展;深化明州现代物流中心、宁海物流中心、杭州湾新区物流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早日开工创造条件;鼓励各县(市)区政府开展一些小型特色物流节点的规划工作,构筑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现代物流节点网络体系。
围绕港口、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构筑现代物流集疏运网络体系。港口、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支撑体系,结合宁波自身优势,努力构筑海陆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拓展物流市场腹地。港口建设方面,在搞好现有集装箱码头五期、六期建设的基础上,根据规划,适时推进梅山岛、金塘岛等深水岸线的开发建设,优化港口布局;鼓励国外著名工商实业界、金融巨头和船公司参与港口的建设、经营和管理,以提高宁波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公路、水运建设方面,加快推进“一环五射”、穿山疏港等高速公路、杭甬运河改造等重大公路、水运项目建设进度,提升公路、内河运输能力。铁路运输方面,结合甬台温铁路等铁路网建设,提升现有铁路运输能力,加快推进国务院批准的宁波铁路集装箱枢纽站建设,挖掘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潜力,构筑海铁联运物流体系。航空运输方面,积极开展航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改变“大海港、小空港”的新思路、新方法,加快推进空港物流中心建设进度,争取建设宁波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努力实现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