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物流领域的企业在决定采用自动识别技术的同时,还要考虑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等。国内企业的设备完好率比较低,同日常没有规范管理有关,所以良好的咨询公司和系统集成商,应该附加提供这方面的管理方法建议。这些细节问题是相当重要的。
发展趋势与需求展望
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学科跨度很大的技术,其核心技术是影像识别、生物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技术,但是在应用层面,主要解决来自于现实应用层面的很多问题,实现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机器识别来服务于应用需求。
从当前的技术发展来看,自动识别技术针对物流领域企业有以下一些特点:
RFID技术和标准日趋成熟,使用成本进一步下降。
RFID技术面向应用的性能有很大提升,如针对金属表面和液体表面的RFID标签和识别天线可以付之应用;同时RFID的标准化工作在国际上也是日益完善,技术授权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应用的规模化,总体拥有成本进一步下降,当然对于特定问题依然有技术性障碍。
条码识别出现大景深扫描器件,使货仓管理更有效。
国外推出了大景深的条码扫描器件,能够在0.3-15米范围内扫描条码,并且体积小巧,能够安装在手持扫描枪上。该产品对货仓的条码管理而言将是革命性的产品,采用实现了既可以扫描手持的单据,又可以扫描高位货架上的条码标签的手持设备的诞生,使针对传统货仓改造的投入大大降低。
自动识别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结合的产品被大量使用。
目前车载和手持的条码数据终端大多都内置了GPRS(或CDMA 1X)和Wi-Fi的无线通讯模块,实现了货运车辆和人员操作的信息实时性问题,因此被大量采用。
从物流领域的需求看,目前的技术基本能够满足物流领域的需求。物流领域虽然跨度很大,但是其主要目标就是将客户需要的物料在准确的时间,用适当的方式,以经济的成本,送到合适的地方。上述这些技术能够在不同层面解决这个问题。综上所述,如何做到投资和回报的合理平衡,才是技术应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