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竞争产品有的采取向用户收费,有的本身是物流公司研发出来的产品,只面向本公司的用户,目标市场有限。”应向阳说,他的智能快递终端主要起一个平台的作用,免费面向所有用户,只向快递公司和广告公司收费。
面对竞争压力,应向阳表示,将重点在用户体验和增值服务方面下工夫,坚持独立研发的发展战略,创建独特的盈利模式和市场拓展渠道,同时,不断完善产品的配套服务。
“目前,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竞争对手的情况我们无法全盘掌握。不过这样反而有助于我们独立思考,不受其他产品的思维制约。”应向阳说。
对于未来的发展,应向阳乐观估计,如果项目运转顺利,三年后,智能快递终端将能为公司带来20亿元左右的年收入。“电子商务是个朝阳产业,快递与电商又密不可分,所以智能快递终端的市场潜力还是比较大的。”
应向阳认为,智能快递终端在乡村也会大有市场。“因为目前快递一般送到镇一级的就不再往下送了。我们计划三年后争取通过智能快递终端方便村民在村口取件,缩短取件距离。同时,农村有很多土特产,也可以通过智能快递终端推向外部市场。”
此外,应向阳在调研中发现,目前还有很多快递单都是手写,信息化程度不高。公司将研发一些小的配套软件,争取自下而上地推动快递行业的标准化和效率的提升。
应向阳说,经股东们协商决定,打算近几个月内通过内部增资,整合股份来扩大公司规模。此外,他们正在考虑与一些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合作。之前就有一个企业家很看好智能快递终端项目和他的团队,一次性给予他们10万元的捐赠款。应向阳表示,这些资金主要用来研发和市场拓展,为下一代新产品进行资金储备。
“第一代产品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需要不断改进技术。越到后面研发成本可能会翻倍,尤其是人力成本方面。最近公司正在招人,预计每月成本支出会增加几万元。”应向阳表示,像他这样的小微企业要想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比较小,政府虽然有相关的贷款贴息政策,但申请的手续比较繁杂。
“政府给予我们大学生创业每年8000元的免税额度,这对于创业初期帮助较大,但到了后期就可能是杯水车薪。”
尽管现在有很多投资人有意与其合作,但应向阳表示相较于纯资金的融资,他更倾向于接受管理经验或者技术入股。“因为一旦接受纯资金入股,可能会受制于投资人而丧失一部分产品的自主选择权。我希望可以更独立自主一些。”
目前,应向阳所在的团队已经从原来的4人扩充到16人,其中一半是和他来自同一所大学的在校学生。他们来自不同专业,怀揣着同样的创业梦想,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进行互补,共同为团队创造价值。
毕业已经一年的张森鹏,放弃了十几万元年薪的工作,加入这个目前只能发基本生活费的公司,“智能快递终端属于朝阳行业,目前的市场竞争比较小,我很看好团队未来的发展潜力。”
为支持他们的创业,福建师范大学一次性给予他们2万元的资助金,并免费提供了一间办公室和一间实验室。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一些创业比赛,为学生获得创业资金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老师们也动用身边的资源,为应向阳的团队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指导。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张杰认为,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不少大学生有自己的创业想法,但并非对每个学生都适合。他建议学生在创业前先做好规划,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后,再去实践。
“不管成功与否,创业经历本身就是人生的重要一课。自主创业不但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社会生存能力,更磨炼了他们的意志,提升了他们的综合实力。”张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