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快递终端颠覆传统物流

2013-03-29 11:06
四周,做得差不多了,突然收到快递公司那边的反馈意见,就需要把之前做的方案推翻,重新设计。”应向阳说,当时团队内部就因为终端上的显示屏是用LC D还是触摸屏而产生分歧。有的成员认为触摸屏灵敏度不高,而有的成员认为LC D不符合用户目前的操作习惯。最终,成员们达成一致,决定初期以用户体验为主,采用触摸屏,迎合用户的操作习惯。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6个月的研发,团队开发出“智能便民寄存缴费系统”,去年11月底申请了国家专利,今年3月已进入公示阶段。根据这项专利技术,应向阳的团队研制出智能快递终端。整个项目研发成本完全由公司资金承担,耗资仅2.5万元左右。

  研发过程需要采购大量零配件,成员们常常为此而两头忙,牺牲了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刚开始供应商考虑到我们采购的配件数量少,故意抬价或者干脆不卖给我们。经过我们的介绍,他们感觉到这个产品将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才愿意给我们供货。”

  应向阳说,目前与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已有十几家。此外,越来越多的供应商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应向阳,希望与其合作。

  产品研发成型,下一步就是投入生产阶段。由于人手不够,应向阳和团员们亲自跑工厂,寻找愿意为他们生产产品的厂家。“经常晚上七八点还在跑工厂,有时错过了末班公交车,只能走很远的路换乘其他线路,那时候才感觉到创业的艰难。”应向阳说。

  好几家工厂一听说他们只有5台的订单量,考虑到成本因素,纷纷婉拒。“有的工厂找借口拖延进度,最后交不了货。但因为刚开始没有签订合同,也就无法追究责任。”应向阳说。

  后来,经亲友介绍,应向阳联系到一家代工厂。工厂不仅把应向阳的订单提前生产,还给予他们价格上的优惠。“过年前下的4台订单,只用了4天就生产完了。”应向阳说。

  今年3月,他们的第一个智能快递终端试点落户在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终端安装后,快递员将快件送达网点时,按照界面上的提示,扫描授权卡或采取短信验证方式确认身份信息后,系统根据包裹体积大小,选择对应的柜子规格。点击确认后,柜门自动弹出,快递员将包裹存入柜中并关好柜门,系统将自动发送一条包含有取件地址、柜号和验证码的短信至收件人手机,收件人在方便的时间到该终端前输入验证码即可取件。

  应向阳表示,试点投入使用后,受到不少用户的好评,交通厅表示愿意订购更多的智能快递终端,在全系统进行推广。应向阳说,现在每天接听的电话数量明显增加,大多是有兴趣加盟的代理商或想要购买终端设备的客户,一些B2B的商务网站也主动联系他们洽谈合作事项。

  当然,部分用户也在试用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短信提醒的后续服务、触摸屏的灵敏度等方面需要改进。

  应向阳说:“第一代产品主要是收集用户意见,我们会根据市场反馈对产品进行升级。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研发第二代终端产品,雏形已经快呈现了,第二代产品的功能会更健全。”

  应向阳采用前期以线上为主的推广策略,通过在相关网站和论坛上发布产品信息,或者在一些B2B的采购平台、电商网站上发布供应信息。目前,结合线下推广,一家家地走访机关、企事业单位、快递公司、社区、学校等目标客户,争取吸纳更多的单位加入终端平台。

  应向阳说,物联网日益发达,如果物业公司纯粹靠投入人力以应对日常繁重的快件处理量,不仅交接环节的权责难厘清,而且人工成本比采用智能快递终端要高得多,“我们会告诉物业公司,采用智能快递终端可以通过监控和物联网等信息化的手段来辅助物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他表示,自己正在考虑未来加强与广告公司的战略合作,“现在很多社区、单位有很好的网点渠道,如果在终端上的显示屏投放广告会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可以增加广告的到达率。”

  然而,要想满足整栋大楼所有用户的取件需求,就需要安装大量智能快递终端,对空间要求较高。加上部分用户和快递公司习惯于传统的收发快递方式,不愿意尝试智能终端取件。

  “未来,我们考虑将终端安装在户外,结合地铁、公交站等配套设施,或者在房地产规划前预留出一片终端安装场地。”应向阳说,考虑到该智能快递终端目前还处于市场初期阶段,所以前两个月先为两家合作的快递公司免费提供产品和安装服务。之后,将根据市场反应,逐渐采用销售利润+网点服务费+广告等增值服务的盈利模式。

  永远对用户免费

  由于电子科技产品的市场淘汰率和复制率很高,因此,一个新产品刚出现不久,就可能面临同类产品的市场挤压。应向阳说,据他了解,目前在北京和上海就有几家涉足智能快递终端的公司。虽然产品从外观、功能来看差别并不大,但在后台软件系统、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